冷淡不生桃李径,只将素艳伴红梅。
冰清玉润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兰舟并桂楫,羞称金盏共银台。
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
冷淡不生桃李径,只将素艳伴红梅。
冰清玉润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兰舟并桂楫,羞称金盏共银台。
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所作的《赋水仙花》,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首句“冷淡不生桃李径”,以桃李的热闹反衬水仙的清冷孤高,暗示其不与世俗花卉争艳的品性。次句“只将素艳伴红梅”,进一步强调了水仙的素雅,与梅花相映成趣,凸显其在寒冬中的独特魅力。
“冰清玉润檀心炯”描绘了水仙花的形态,如冰晶般清澈,如玉质般温润,檀色的花蕊格外醒目。“日暮天寒翠袖回”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水仙以女性的柔美,即使在寒冷的傍晚,其翠绿的叶片也显得生机盎然。
“似倚兰舟并桂楫”运用了比喻,将水仙花的姿态比作倚靠在兰花舟上的女子,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羞称金盏共银台”则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敬重,认为它不愿与金银装饰的华丽相比,更显其纯洁之姿。
最后两句“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以神话传说中的六出天花(即雪花)来赞美水仙花的纯洁和脱俗,惊叹于自然界的神奇,将水仙花的美比作天地间巧妙的造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水仙花的高洁、清冷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作句。
袖中犹觉有馀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二月末,与杨迁镇陈众仲观杏城东,坐客有为予诵此者,因括归腔,令佐酒者歌之昨日得卿黄菊赋。
细翦金英,题作多情句。
冷落西风吹不去。
袖中犹有余香度。
沧海尘生秋日暮。
玉砌雕栏,木叶鸣疏雨。
江总白头心更苦。
十年窗下,见古今成败,几多豪杰。
谁会谁能谁不济,故纸数行明灭。
乱叶西风,游丝春梦,转转无休歇。
为他憔悴,不知有甚干涉。
寥寥无住闲身,尽虚空界,一片中宵月。
云去云来无定相,月亦本无圆缺。
非色非空,非心非佛,教我如何说。
不妨跬步,蟾蜍飞上银阙。
去另录案诗馀图谱补遗卷七误补虞集霜天晓角翦雪裁冰一首,原词乃宋楼作,见绝妙好词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