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镃创作的,属于律诗体裁。全诗共分六韵,每一韵都有其特定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
开篇“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两句中,“文正”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欧阳修,“文忠”则是苏轼,即我们熟知的苏东坡。这两位都是中国古代极负盛名的文学巨匠。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前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广泛的学术兴趣和渴望。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这里,“自愿”表明诗人的自觉选择,而“人才虽太远”则是指那些古代的文学巨匠与诗人时空相隔,难以企及。诗人通过“仰希閒乐或相同”这句,表达了自己对先贤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则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和欣赏。
“酩酊酒?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淡然与自嘲。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饮酒的一种不够、不满足的情感,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对艺术追求上的不懈努力。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一种感慨。这里,“子迟发白”可能是在表达时间的匆匆而过,而“官达名高”则是一种对个人功成名就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中,“香山”、“东刹”、“西方内院”等词汇都充满了禅意,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对心灵安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还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生命、艺术以及精神世界的一系列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