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
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
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赠予画士刘信可的作品,以毛笔和墨池为载体,表达了对刘信可绘画技艺的赞赏。首句"毛颖摧锋入墨池"形象地描绘了毛笔尖锐如颖,在墨水中挥洒自如的情景,暗喻画家的才情得以在创作中展现。次句"白云窗下展乌丝"则通过"白云"和"乌丝"(指纸张)的意象,展现出画室的高雅氛围和画家专注作画的画面。
后两句"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进一步赞美刘信可的技艺,将他的画笔比作携带孤山之月的清风,轻轻拂过纸面,生动地勾勒出竹子的形态,无论是挺拔的主干还是旁逸的枝叶,都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对画师技艺的深情赞美。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
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风光开旧眼。
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
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
湘弦楚管。
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
争看。
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
欢声正远。
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
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