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炳寰区,钧衡倚任三朝,节钺宣猷十省,想当日擒渠扫穴,再造河山,湘楚毓奇英,一代勋名垂竹帛;
散材邀赏识,沪渎供差八月,铃辕侍教六年,愧此番莞榷持筹,莫酬涓滴,台星惊敛耀,数行涕泪洒梅花。
伟业炳寰区,钧衡倚任三朝,节钺宣猷十省,想当日擒渠扫穴,再造河山,湘楚毓奇英,一代勋名垂竹帛;
散材邀赏识,沪渎供差八月,铃辕侍教六年,愧此番莞榷持筹,莫酬涓滴,台星惊敛耀,数行涕泪洒梅花。
此挽联以高度概括之笔,颂扬了曾国荃在历史舞台上的卓越功绩与深远影响。上联“伟业炳寰区,钧衡倚任三朝,节钺宣猷十省”开篇即以“伟业”点明其成就非凡,继而通过“钧衡倚任三朝”、“节钺宣猷十省”描绘其在国家治理、军事统帅方面的卓越贡献,展现了其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影响力。
下联“散材邀赏识,沪渎供差八月,铃辕侍教六年”则转而描述其个人品质与为人处世之道。通过“散材邀赏识”表明其虽才华横溢却谦逊低调,善于接受他人赏识与指导。“沪渎供差八月,铃辕侍教六年”则体现了其在特定时期内的勤勉与忠诚,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与奉献。
最后,“愧此番莞榷持筹,莫酬涓滴,台星惊敛耀,数行涕泪洒梅花”表达了对曾国荃逝世的深切哀悼与惋惜之情。其中“愧此番莞榷持筹”自谦地表达了未能尽全力辅助其成就的遗憾,“莫酬涓滴”则感叹于自己微薄之力难以回报其巨大恩泽,“台星惊敛耀”和“数行涕泪洒梅花”则形象地描绘出众人对其离世的震惊与悲痛,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曾国荃的历史功绩与个人品质,也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是对其一生辉煌成就与高尚人格的深情礼赞。
朝泛石湖雪,暮宿楞伽云。
山空夜寒重,对酒不能醺。
三更山月高,起视皓无垠。
水天相映射,气色凌氤氲。
增辉岩壑姿,灭没鸥鹭群。
亦知光景殊,照灼难为分。
有如开玉府,圭璧罗缤纷。
时于万木末,瞥见飘佩雰。
山僧事茗设,扫积供殷勤。
勌来支石鼎,自束松枝焚。
龛灯落残烬,宝垆断馀熏。
还怜江梅色,玉瘦冰肌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