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一虚叟,见之梦寐中。
岂必真及门,私淑恩何穷。
易说晓棂白,诗编夜檠红。
终然欠参请,小草依松风。
天壤一虚叟,见之梦寐中。
岂必真及门,私淑恩何穷。
易说晓棂白,诗编夜檠红。
终然欠参请,小草依松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梦境中遇见的虚叟形象,虽未真正登门拜访,但对其敬仰之情深厚无比。诗中以“天壤一虚叟”开篇,将这位高人置于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地位,凸显其超凡脱俗。接着,“见之梦寐中”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虚叟的仰慕之情,即使未曾谋面,却已在梦中相遇。
“岂必真及门,私淑恩何穷。”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虚叟的尊敬与学习之心,并非出于表面的礼节,而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与追随。接下来,“易说晓棂白,诗编夜檠红。”通过对比白天与夜晚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虚叟在诗学上的深邃与博大,无论是清晨的明亮还是夜晚的灯火,都映照出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最后,“终然欠参请,小草依松风。”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与渴望,希望像小草一样,随风摇曳,不断汲取虚叟的智慧与教诲。整首诗通过对虚叟形象的刻画与自我反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与对前辈的尊崇之情。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
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
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
霖雨已沾千里。
兆丰年、十分和气。
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
荷橐还朝,青毯奕世,除书将至。
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