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
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
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
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
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夜里处理公务的场景,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上的辛勤与孤独。
"缭垣峣阙庆云深"一句,设定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宫殿环境,"画烛熏炉对拥衾"则描绘出官员夜间办公的情景,烛火和熏炉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殿夜签传漏箭",讲述了夜班文书交换的紧迫情形,而"九秋霜籁入风琴"则通过霜露和风琴,表现出岁月流转与孤独感伤之美。
诗人接着写道:"阶前槁叶惊寒雨",环境描写转向自然,传达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冷暖。"天际孤鸿答迥砧"则是通过远处的鸿雁叫声,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虽然勤勉,但内心渴望自由,希望摆脱束缚,追寻真我。这里的"鱼鸟梦"象征着自由自在,而"名路有机心"则隐含着对仕途的反思与警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在功名之路上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老树丫牙铁作柯,乱竹纵横拂云起。
谁知一段秣陵秋,写在痴翁半边纸。
痴翁痴翁蓬莱精,有时拈笔人皆惊。
想见卧痴楼上景,狂歌醉舞鸣秦筝。
我本大城山里客,看君图画来君宅。
出门却被强题诗,坐对疏棚豆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