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直夜》
《直夜》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

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

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

(0)
注释
缭垣峣阙:高大的宫墙和华丽的宫殿。
庆云:吉祥的云彩。
深:深远。
画烛:装饰精美的蜡烛。
熏炉:熏香的火炉。
拥衾:围着被子取暖。
三殿:皇宫的三大殿。
夜签:夜间文书传递。
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箭。
九秋:秋天的代称。
霜籁:秋霜的声音。
风琴:古代的弦乐器。
阶前:台阶前。
槁叶:枯黄的树叶。
寒雨:寒冷的雨水。
迥砧:远处的捣衣声。
欹枕:斜倚枕头。
鱼鸟梦:鱼鸟相伴的梦境。
机心:世俗的权谋之心。
翻译
高大的宫墙和华丽的宫殿隐藏在祥云深处,烛光与熏炉相伴,人们围坐取暖。
夜晚,宫中的文书传递着漏壶的声音,秋霜的冷气融入了风琴的旋律。
台阶前,枯叶被寒雨惊动,天边孤雁回应远处的砧声。
倚着枕头,梦境中鱼鸟相伴,哪里知道现实中的仕途险恶用心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夜里处理公务的场景,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上的辛勤与孤独。

"缭垣峣阙庆云深"一句,设定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宫殿环境,"画烛熏炉对拥衾"则描绘出官员夜间办公的情景,烛火和熏炉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殿夜签传漏箭",讲述了夜班文书交换的紧迫情形,而"九秋霜籁入风琴"则通过霜露和风琴,表现出岁月流转与孤独感伤之美。

诗人接着写道:"阶前槁叶惊寒雨",环境描写转向自然,传达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冷暖。"天际孤鸿答迥砧"则是通过远处的鸿雁叫声,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虽然勤勉,但内心渴望自由,希望摆脱束缚,追寻真我。这里的"鱼鸟梦"象征着自由自在,而"名路有机心"则隐含着对仕途的反思与警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在功名之路上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弘治宫词十二首·其三

禁苑先朝红药台,御筵亲为两宫开。

莫嫌宫监希恩赏,玉辇何曾更一来。

(0)

秋日卧病

隐几荒斋寂,深知偃卧情。

新方随药简,久病喜秋清。

掩径流云色,穿林响叶声。

无人见惆怅,白发一重生。

(0)

秋日王孟起山庄

天末商飙起,家家闻捣衣。

砌虫经候响,篱豆及秋肥。

自是机心息,宁知世事违。

邻僧有高致,日暮扣岩扉。

(0)

酬梁伯龙

寄迹山中漱碧泉,不将车马老华年。

青鞋迹遍川原底,《白苎歌》传妓女先。

雨湿絮粘骄马辔,风吹酒绉玉鳞船。

秣陵秋老芙蓉发,迟向江头看月圆。

(0)

题史痴翁画

老树丫牙铁作柯,乱竹纵横拂云起。

谁知一段秣陵秋,写在痴翁半边纸。

痴翁痴翁蓬莱精,有时拈笔人皆惊。

想见卧痴楼上景,狂歌醉舞鸣秦筝。

我本大城山里客,看君图画来君宅。

出门却被强题诗,坐对疏棚豆花白。

(0)

城山访邻叟

独是躬耕处,相依亦有君。

山从千嶂绕,径向一林分。

水满渔竿觉,苔香屐齿闻。

从余深隐好,莫使勒移文。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