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吟了长篇续,旧韵酬成新韵催。
一节此君缄锦绣,奚奴携去又携来。
短篇吟了长篇续,旧韵酬成新韵催。
一节此君缄锦绣,奚奴携去又携来。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诗筒》,创作时期处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中“短篇吟了长篇续,旧韵酬成新韵催”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吟咏古诗词时的境界,既有对过往经典的缅怀,也有对新的艺术创作的追求。这里的“短篇”和“长篇”可能指的是不同形式或长度的诗歌,“旧韵”则是指前人的韵味,而“新韵”则是诗人自身所创造的新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一节此君缄锦绣,奚奴携去又携来”,以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诗作比做精美的织品——“缄锦绣”指的是用丝线精心编织而成的图案或文字。而“奚奴携去又携来”中的“奚奴”本是北方民族的一种称呼,但在这里被借用来形象地表达诗人作品在世间流传的过程——就像一个外国奴仆手持珍贵的织物,不断地带着它走远又带回来,生动地描绘了诗歌传颂和交流的情景。这样的比喻既展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也表现了他希望作品能够流传千古、不断被后人所欣赏的愿望。
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
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
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