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海里卜安居,自悔年来作计疏。
身世已同鸥泛泛,羁栖敢望屋渠渠。
蔽阴遥借邻家树,停辙偏多长者车。
回首江南风景好,蒋家三径近何如?
飘泊天涯近十年,栖迟锦里又三迁。
一囊未获侏儒粟,二顷空思阳羡田。
喜学枯禅参白社,醉吟诗句问青天。
飞花飞絮同飘泊,不受人怜亦自怜。
莺花海里卜安居,自悔年来作计疏。
身世已同鸥泛泛,羁栖敢望屋渠渠。
蔽阴遥借邻家树,停辙偏多长者车。
回首江南风景好,蒋家三径近何如?
飘泊天涯近十年,栖迟锦里又三迁。
一囊未获侏儒粟,二顷空思阳羡田。
喜学枯禅参白社,醉吟诗句问青天。
飞花飞絮同飘泊,不受人怜亦自怜。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缪荃孙所作,名为《移居》。诗中描绘了诗人从繁华都市转向宁静乡村的生活转变,以及在新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首联“莺花海里卜安居,自悔年来作计疏”,开篇即以“莺花海”比喻繁华都市的热闹与喧嚣,诗人选择在此处卜居,却在内心深处自责过去几年的计划过于疏忽,暗示了对都市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身世已同鸥泛泛,羁栖敢望屋渠渠”,运用鸥鸟自由自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居所的渴望,但不敢奢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颈联“蔽阴遥借邻家树,停辙偏多长者车”,描绘了诗人新居周围的环境,通过借邻家之树遮荫和频繁接待长者来访的情景,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和谐,也反映了社会交往的频繁,以及诗人作为乡绅身份的体现。
尾联“回首江南风景好,蒋家三径近何如?”诗人回望江南故乡的美景,对比新居的环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环境的审视,同时询问蒋家三径(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指隐居之地)的近况,暗含了对理想栖息地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的移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环境的适应与欣赏,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