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息音,混融深。智先觉,念无侵。随办及,即漫寻。
用此法,存于心。
心息音,混融深。智先觉,念无侵。随办及,即漫寻。
用此法,存于心。
这首诗名为《自晓存心诀》,出自宋代诗人晁迥之手。全诗仅四句,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机。
"心息音,混融深。"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修行中的静坐状态,心与呼吸声相应和,内外合一,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宁静与和谐。
"智先觉,念无侵。" 智慧之前,觉悟如同明镜高悬,不受杂念侵扰,心中自有光明。
"随办及,即漫寻。" 随遇而安,无需刻意追求,当下即能洞察事理,如漫游无目的般自由自在。
"用此法,存于心。" 以这种禅定的方法,存之于心,不仅是修行时的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觉悟。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禅宗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达到生命深处宁静状态的向往。它不仅是修行者的心得,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寻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七条弦上写柔情。一丝丝、弹动秋声。
风拍小帘栊,花阴恰有人听。芭蕉影、隔住红灯。
分明是,流水高山绝调,戛玉敲冰。
更幽兰制佩,腕底散芳馨。泠泠。
虚空度鸿雁,寒浦外、水净沙平。
何处怨苍梧,落叶舞遍风轻。掩朱帷、拍缓弦停。
夜深也,还怕纤纤素指,错点明星。
默无言、恍若江上数峰青。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朔风紧。催雪满群山,六花成阵。
水面凝烟,芦稍戛玉,败叶乱随风陨。溪山妆粉。
掩映出、短篱疏影。树鸦惊起,弥漫村舍,板桥难认。
冻云飞不尽。望长空一色,水天深隐。
唤渡纷纷,披蓑戴笠,银海冷光生晕。去程远近。
好趁取、晚来风顺。兰桡桂桨,空明击溯,画图诗境。
四海浮鸥,一身落叶,何事堪凭。
叹辋川烟水,徒供入画,桃源鸡犬,莫渡迷津。
金谷风尘,铜驼荆棘,那处青山可卜邻。
君何幸,有玉禾片地,松菊长存。草堂风味萧森。
敢唤作、羲皇以上民。
羡江干车马,谁人问字,筵前樽酒,有客携琴。
春草能花,秋虫自语,一榻清风且曲肱。
他年过,记登斯堂也,心旷神清。
玉露初零,看上下、冰壶清彻。
端不愧、天边良夜,人间佳节。
万里浮云谁净扫,一轮皓魄凌空出。
道秋光、九十恰平分,当今夕。曲栏外,疏星列。
纷桂影,飘香屑。更彩云环映,贝宫珠阙。
何处良游高兴尽,广庭自按霓裳叠。
想人生、有恨合同圆,明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