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浮鸥,一身落叶,何事堪凭。
叹辋川烟水,徒供入画,桃源鸡犬,莫渡迷津。
金谷风尘,铜驼荆棘,那处青山可卜邻。
君何幸,有玉禾片地,松菊长存。草堂风味萧森。
敢唤作、羲皇以上民。
羡江干车马,谁人问字,筵前樽酒,有客携琴。
春草能花,秋虫自语,一榻清风且曲肱。
他年过,记登斯堂也,心旷神清。
四海浮鸥,一身落叶,何事堪凭。
叹辋川烟水,徒供入画,桃源鸡犬,莫渡迷津。
金谷风尘,铜驼荆棘,那处青山可卜邻。
君何幸,有玉禾片地,松菊长存。草堂风味萧森。
敢唤作、羲皇以上民。
羡江干车马,谁人问字,筵前樽酒,有客携琴。
春草能花,秋虫自语,一榻清风且曲肱。
他年过,记登斯堂也,心旷神清。
此词以“寄题”为引,借徐道力之玉禾堂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四海浮鸥,一身落叶”,以自然景象喻人生飘泊不定,寓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接着“何事堪凭”,直接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叹辋川烟水,徒供入画,桃源鸡犬,莫渡迷津。”这里引用了王维《辋川集》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接着“金谷风尘,铜驼荆棘,那处青山可卜邻?”则进一步描绘出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一片净土的渴望。
“君何幸,有玉禾片地,松菊长存。”这一句表达了对拥有小小田园的庆幸,暗含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草堂风味萧森。敢唤作、羲皇以上民。”则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同时将自己比作上古先贤,表达了对淳朴、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羡江干车马,谁人问字,筵前樽酒,有客携琴。”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表达了对知音相聚、文化传承的渴望。最后“春草能花,秋虫自语,一榻清风且曲肱。”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他年过,记登斯堂也,心旷神清。”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来到这个充满宁静与清新的地方,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净化。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