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韶华》
《韶华》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

石润先知雨,山浓浑是春。

钓鱼临积水,隔柳见行人。

应有忘归者,扁舟采白蘋。

(0)
翻译
青春岁月已逝去,渐渐堆积成尘埃。
石头湿润预示着雨来,山色浓厚仿佛全是春天。
在水边垂钓,隔着柳树看见行人。
想必会有忘记归途的人,乘小舟采摘白萍。
注释
韶华:美好的时光。
冉冉:渐渐。
积芳尘:堆积成尘埃。
石润:石头湿润。
先知雨:预示着下雨。
山浓:山色浓厚。
浑是春:仿佛全是春天。
钓鱼:垂钓。
积水:水边。
隔柳:隔着柳树。
行人:路上行人。
忘归者:忘记回家的人。
扁舟:小船。
采白蘋:采摘白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田园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韶华已如此"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到来,韶华即是春日的别称,这里用以表达时间已经到了花开的季节。接着"冉冉积芳尘"则描绘了落英纷飞、香气浓郁的情景,其中“冉冉”形容轻柔、连续的样子,“积芳尘”则是指花瓣如同细小的尘埃一样散落,充满了诗意。

"石润先知雨,山浓浑是春"两句,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气候变化的敏锐感知。这里“石润”指的是石头在雨水滋润下的光滑状态,“先知雨”则表明石头似乎能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雨水;“山浓浑是春”则通过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直接点出了季节的美好。

"钓鱼临积水,隔柳见行人"一联,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淡的画面。诗人可能正在用钓竿垂钓于聚集的水域边缘,而远处则有行人在细柳间隙中隐约可见,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最后"应有忘归者,扁舟采白蘋"两句,则是诗人基于上述描写所引发的联想。这里“应有”表达了一种推测或假设,而“忘归者”则可能指的是那些沉浸在自然美景中,不愿返回现实世界的人们;“扁舟采白蘋”则是这些人可能的行为,他们乘坐平底小船,在水面上采摘着洁白的蓬草,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秋试后胡益士恭归番阳与游吴山圣水寺

高处见沧溟,西风吹酒醒。

潮来一片白,山拥万重青。

草木如浮动,烟尘忽杳冥。

登临不可极,吟思满秋汀。

(0)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三迎云亭

细路扪萝上,高亭在翠微。

树阴幪草坐,山气湿田衣。

落日孤钟动,遥天一锡飞。

悠然片云下,知是应真归。

(0)

登歌风台

君王逝已久,遗构在彭城。

空阔青徐坼,苍茫楚汉争。

荒山尚云气,乔木有风声。

无限登临意,长歌慷慨生。

(0)

绿玉连环歌为邢从周典簿作

于阗河头夜光发,赤髯贾胡采明月。

中有美璞凝寒晶,唯许鬼工能琢成。

伊谁得此邢公子,示我绿玉双连理。

恍如空碧虹气垂,半隐青瑶蟾一规。

展之两环不逾尺,叠作团团小苍璧。

縠文错落映雷文,宛是昆吾宝刀刻。

庐陵学士癖好奇,辨古重似琼琚词。

珊瑚佩钩讵可数,我疑制自金源时。

集贤仙公丈人行,凤阁舍人文有样。

请君留束宫锦袍,待看挥毫玉堂上。

(0)

前出军五首·其四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

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

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0)

山行杂咏·其三

拂拂轻风谷雨初,绿杨堤上步纡徐。

竹林生笋长过母,巢燕扑虫归哺雏。

雨散溪流平岸涨,云开岩树倚天孤。

凭谁唤起王摩诘,写入秋毫作画图。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