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副使丁母忧还乡》
《送罗副使丁母忧还乡》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缞麻换却老莱衣,千里西江赋独归。

可忍丛萱摧夜雨,多怜寸草报春晖。

瑶池信逐青鸾杳,琼岛仙游白鹤飞。

愧我无能将赠赙,客边相别泪重挥。

(0)
鉴赏

此诗《送罗副使丁母忧还乡》是明代诗人郑真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尽孝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

首联“缞麻换却老莱衣,千里西江赋独归”,开篇即以哀伤之景描绘友人归乡的场景。友人换上丧服,告别官场,独自踏上千里西江的归途,形象地展现了归乡的艰难与孤独。

颔联“可忍丛萱摧夜雨,多怜寸草报春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友人比作丛萱(萱草),在夜雨中凋零,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关切;同时,又以“寸草”自比,表达自己虽无法直接帮助友人,但心怀感激与敬意,如同春日里的一株小草,尽力回报阳光的恩惠。

颈联“瑶池信逐青鸾杳,琼岛仙游白鹤飞”,通过瑶池、青鸾、琼岛、白鹤等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意境,暗示友人归乡后将进入一个更为宁静、超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愧我无能将赠赙,客边相别泪重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力给予物质帮助的愧疚之情,以及与友人在客地分别时的不舍与泪水。这一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又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泪水,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水龙吟.秋夜同何杞南师过半塘桐竹圃弹琴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还乍听,疑流水。

前度城西旧寺。集词人、携尊同醉。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有江湖气。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知音谁是。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照人无睡。

(0)

洞仙歌.同媚雅、芬英、高璧、玲字四女史夜过冬园观剧。歌停,日本舞妓阿摩鬌出扇索书,赠以此词

电灯妒月,荡琼台香雾。笑逐嫦娥听歌舞。

正珠帘乍卷,宝扇初开。花影乱、忘了倭鬟眉妩。

檀槽声未歇,替诉柔情,一样鸾飘奈何许。

如此四弦秋,莫向当筵,更唱我、客游此句。

待解佩、深宵慰閒愁,怕酒醒天涯,梦痕难作。

(0)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

日煖河干残雪消。新绿悠悠。浸满阑桥。

有人桥下驻兰桡。照影惊鸿,个个纤腰。

绝代蛮娘花外招。一曲洋歌,水远云飘。

待侬低和按红箫。吹出羁愁,荡入春潮。

(0)

台湾竹枝词·其十八

生平未睹此中天,好向居人叩末颠。

遍地槟榔传几代,从头乞为话便便。

(0)

菩萨蛮

石城艳说风光好。今年争奈春归早。花草梦苏州。

南风正麦收。一篙春涨足。记渡胥江曲。

人世苦飘萍。为留双鬓青。

(0)

慨赋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

乐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

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