缞麻换却老莱衣,千里西江赋独归。
可忍丛萱摧夜雨,多怜寸草报春晖。
瑶池信逐青鸾杳,琼岛仙游白鹤飞。
愧我无能将赠赙,客边相别泪重挥。
缞麻换却老莱衣,千里西江赋独归。
可忍丛萱摧夜雨,多怜寸草报春晖。
瑶池信逐青鸾杳,琼岛仙游白鹤飞。
愧我无能将赠赙,客边相别泪重挥。
此诗《送罗副使丁母忧还乡》是明代诗人郑真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尽孝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
首联“缞麻换却老莱衣,千里西江赋独归”,开篇即以哀伤之景描绘友人归乡的场景。友人换上丧服,告别官场,独自踏上千里西江的归途,形象地展现了归乡的艰难与孤独。
颔联“可忍丛萱摧夜雨,多怜寸草报春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友人比作丛萱(萱草),在夜雨中凋零,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关切;同时,又以“寸草”自比,表达自己虽无法直接帮助友人,但心怀感激与敬意,如同春日里的一株小草,尽力回报阳光的恩惠。
颈联“瑶池信逐青鸾杳,琼岛仙游白鹤飞”,通过瑶池、青鸾、琼岛、白鹤等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意境,暗示友人归乡后将进入一个更为宁静、超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愧我无能将赠赙,客边相别泪重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力给予物质帮助的愧疚之情,以及与友人在客地分别时的不舍与泪水。这一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又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泪水,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还乍听,疑流水。
前度城西旧寺。集词人、携尊同醉。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有江湖气。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知音谁是。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照人无睡。
电灯妒月,荡琼台香雾。笑逐嫦娥听歌舞。
正珠帘乍卷,宝扇初开。花影乱、忘了倭鬟眉妩。
檀槽声未歇,替诉柔情,一样鸾飘奈何许。
如此四弦秋,莫向当筵,更唱我、客游此句。
待解佩、深宵慰閒愁,怕酒醒天涯,梦痕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