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在丙申虚度七十追思少壮犹不如人顾此龙钟讵堪惕励漫吟七律八章非敢用以征诗聊述鄙怀云尔·其一》
《岁在丙申虚度七十追思少壮犹不如人顾此龙钟讵堪惕励漫吟七律八章非敢用以征诗聊述鄙怀云尔·其一》全文
清 / 安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阅历浮华七十春,未能谐俗只天真。

甑尘敢怨莱芜困,囊粟难支曼倩贫。

差幸诗书绵后起,却愁弓冶坠先人。

惊心老大肩难息,宗党周旋剩此身。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顺应世俗、保持真性情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甑尘”、“莱芜困”、“囊粟”、“曼倩贫”等,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首联“阅历浮华七十春,未能谐俗只天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与生活态度。他经历了七十年的繁华与沧桑,但始终保持着纯真的本性,未被世俗所同化。这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

颔联“甑尘敢怨莱芜困,囊粟难支曼倩贫”,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深化主题。甑尘,指炊具积满灰尘,比喻生活贫困;莱芜困,出自《左传》,形容处境艰难;囊粟,指粮食匮乏;曼倩贫,指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因贫困而无法维持生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苦,虽有怨言,但并未因此放弃自我,依然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颈联“差幸诗书绵后起,却愁弓冶坠先人”,转而表达对文化的传承与家族责任的思考。诗人庆幸自己能够通过诗书延续文化,但同时也担心技艺或家族传统可能会在自己这一代失传,流露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与责任感。

尾联“惊心老大肩难息,宗党周旋剩此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年老体衰、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尽管肩负着家族与社会的责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重担似乎变得难以承受。最后,诗人仅剩下自己的身体,孤独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岁月的无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安祥
朝代:清

安祥,霁堂公,兰岩次子,清无锡人,太学生,恩赐八品衔。著有《清声阁诗草》。
猜你喜欢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其一

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

悲歌吒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

(0)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其二

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

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0)

陈述猷乞题瞻麓图

昔客潇湘岁月久,纸上陈人相与友。

佳日闲寻门外山,苍苍岳麓绝埃垢。

爱晚亭抱赤沙湖,一径枫叶寒泉吼。

几回夜宿云麓宫,荡出钟鱼摘星斗。

弃掷漂流那可道,挂魂木末猿猱守。

陈侯旧是耕山人,况系庐墓依林薮。

从军学仕三十年,老活江南柳生肘。

敢忘父子饮泣处,上冢还家心语口。

大乱屡作墟井闾,血肉蹂践烽燧厚。

祠屋依稀狞虎踞,草树披靡妖狐走。

写图寄愤益寄痴,湿寐岚光犹落手。

(0)

挽陈子青翁·其一

名德窥三世,沧桑一老儒。

吟飞鸾鹤气,道应马牛呼。

孤愤藏杯斝,深居润画图。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0)

浣溪沙

本事新词定有无,斜行小草字模糊。

灯前肠断为谁书。

隐几窥君新制作,背灯数妾旧欢娱。

区区情事总难符。

(0)

除夕感怀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