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弦生,郭索响、谁能遣此。
问白傅、浔阳江上,可曾如是。
天外雨随帆共落,洲边雁与船同寄。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应足矣。河蟹贱,肥而旨。
秋山暮,红兼紫。但酒酣以后,呼牛亦唯。
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笑道旁、石马亦何为,风吹耳。
水面弦生,郭索响、谁能遣此。
问白傅、浔阳江上,可曾如是。
天外雨随帆共落,洲边雁与船同寄。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应足矣。河蟹贱,肥而旨。
秋山暮,红兼紫。但酒酣以后,呼牛亦唯。
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笑道旁、石马亦何为,风吹耳。
这首词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面弦生”、“郭索响”、“天外雨随帆共落”等,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水面弦生,郭索响、谁能遣此”,开篇即以“水面弦生”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纹如琴弦般轻轻波动的情景,同时“郭索响”则暗示了舟行时所伴随的声响,两者相映成趣,引人入胜。接着,“问白傅、浔阳江上,可曾如是”,借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情境的感慨。
“天外雨随帆共落,洲边雁与船同寄”,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雨随帆落,雁伴船行,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既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应足矣”,这一句直接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通过描述人生中的苦难与不公,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挣扎。然而,紧接着的“河蟹贱,肥而旨。秋山暮,红兼紫”,又以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但酒酣以后,呼牛亦唯”,这一句通过饮酒后的放纵与自由,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片刻解脱的愿望。而“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则反映了对历史与社会的批判,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困惑与挣扎。
最后,“笑道旁、石马亦何为,风吹耳”,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词,既是对前文种种情绪的化解,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与无奈的一种接纳。整首词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语言华丽而不失真挚,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