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之。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与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襕衫,闭门抱恨长枯槁。
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之。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与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襕衫,闭门抱恨长枯槁。
此诗描绘了一位苏君在世时不被人了解,身后亦无人悲叹的境遇。通过流传下来的书信,人们才知晓苏君之高风亮节与文采。但即便如此,他留下的草稿都未被珍视,有如墙壁间被忽略的草书,连苔藓之类也不曾抛弃。这一切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中死去的人,与世人无关利害,而他人的看法也随时间而转变。
诗人来到沧浪亭,只见空旷的园林内树木已老,古石颜色斑斑显示着岁月痕迹。尽管自己身体不健,但仍然能够远行千里,终究身处都城门道。这段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帝都内王侯贵族们热衷于各种繁华事务,不禁让人自省过往未能及时把握机会的悔意。而吴兴长史春日里穿着单薄的襕衫,在闭门之中抱恨,树木也因年久而枯槁,这些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沧浪亭石的观察,抒发了对人生易逝、功名难获以及过往美好的追忆和悼念。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篇颇具深意的咏叹之作。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
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
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
看雪同拥炉,乘月共浮舟。
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
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
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
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
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
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