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沧浪亭石感而有作》
《观沧浪亭石感而有作》全文
宋 / 刘敬   形式: 古风

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之。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与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犹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襕衫,闭门抱恨长枯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cānglàngtíngshígǎnéryǒuzuò
sòng / liújìng

jūnzàicháorénzhījūnméirénbēirén

liúfēngshūjiànchēngdàogāowénzhēng

jiāncǎozhìbāotáizhuī

nǎizhīxīngréngònghàiérhòuwèishísuǒ

cānglàngtíngkōnghuìlǎoshícāngcāngyánhǎo

jìngnéngqiānláizhìshēnzàidōuméndào

dōuwánghóuhǎoshìduōxiāngkànhuǐzǎo

jūnjiànxīngchángshǐchūnxiángshānménbàohènchánggǎo

注释
朝:朝廷。
人悲:人们感到悲伤。
流风:遗留的风范。
争提撕:争相传阅。
草隶:草书和隶书。
剥苔椎土:刮去苔藓、挖掘泥土。
共利害:共同的利益和祸害。
都门:京城的大门。
好事多:喜好众多。
春襕衫:春天穿的官袍。
翻译
苏君在朝无人识,他的离去让人悲叹。
他的风范和遗留的书信受到称赞,他的文章被人们竞相传阅。
墙上草书和隶书他也不忽视,刮去苔藓挖土也一丝不苟。
这才明白他不与人共谋利益祸害,死后也不受世人猜疑。
沧浪亭中花草树木已老,古老的石头颜色依旧美好。
即使没有腿也能跨越千里,他的身影忽然出现在京城道路。
京都的王侯们喜好广泛,相见后都后悔没有早些结识苏君。
你没看到吴兴长史穿着春天的袍衫,关门独处,满心遗憾,直至枯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苏君在世时不被人了解,身后亦无人悲叹的境遇。通过流传下来的书信,人们才知晓苏君之高风亮节与文采。但即便如此,他留下的草稿都未被珍视,有如墙壁间被忽略的草书,连苔藓之类也不曾抛弃。这一切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中死去的人,与世人无关利害,而他人的看法也随时间而转变。

诗人来到沧浪亭,只见空旷的园林内树木已老,古石颜色斑斑显示着岁月痕迹。尽管自己身体不健,但仍然能够远行千里,终究身处都城门道。这段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帝都内王侯贵族们热衷于各种繁华事务,不禁让人自省过往未能及时把握机会的悔意。而吴兴长史春日里穿着单薄的襕衫,在闭门之中抱恨,树木也因年久而枯槁,这些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沧浪亭石的观察,抒发了对人生易逝、功名难获以及过往美好的追忆和悼念。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篇颇具深意的咏叹之作。

作者介绍

刘敬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代书寄奉蟾上人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

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

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

看雪同拥炉,乘月共浮舟。

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

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

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

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

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0)

对雪

冷结平湖绝棹过,纷纷盈目趣如何。

侯门歌舞看难足,编户饥寒心厌多。

旋满闲庭誇玉砌,重攲幽树斗琼柯。

夜来孤坐书窗下,犹赖虚明自琢磨。

(0)

久病

五月茆堂卧,穷秋疾未除。

乔林叶尽落,旧识分皆疏。

讲室萦蛛网,书床长蠹鱼。

医王有妙药,饮了万缘虚。

(0)

溪居即事寄梵天阇梨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

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二九

造化寒暑,有来有往,衲僧火炉,有开有闭。

寒暑往来,火炉开闭。非实非虚,非如非异。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十

一冬晴暖,梅花尽开。林下道人,折得一蓓两蓓。

但见清香可爱,不知结调羹子未得,犹有雪在。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