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节重填仓,此日宜晴和。
朝来风日佳,所喜占得禾。
青齐经数程,气象异昔过。
转旋赖天佑,赈救知吏宜。
遂使三年间,元气复万家。
烟村惜年芳,灯事今夕罗。
便与占民风,姑弛金吾诃。
戚戚忆昔人,鹊华况嵯峨。
寻思事固然,旧绪徒延俄。
达者戒一往,毋为感慨多。
俗节重填仓,此日宜晴和。
朝来风日佳,所喜占得禾。
青齐经数程,气象异昔过。
转旋赖天佑,赈救知吏宜。
遂使三年间,元气复万家。
烟村惜年芳,灯事今夕罗。
便与占民风,姑弛金吾诃。
戚戚忆昔人,鹊华况嵯峨。
寻思事固然,旧绪徒延俄。
达者戒一往,毋为感慨多。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农民在填仓节时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对自然、官府和社会秩序的依赖与感激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填仓节的习俗,强调了晴朗天气对于农事的重要性。接着描述了清晨风和日丽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诗人赞美了大自然的恩赐,以及官员们在灾年中的善政,使得三年间元气恢复,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随后,诗人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写,提到节日夜晚的灯火辉煌,象征着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他鼓励民众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乐观态度,避免过度感伤过去。最后,诗人以“戚戚”表达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提醒人们应向前看,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忧愁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