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月倾寒向短桡,麋台枯叶晚萧萧。
霜摧岛树零冬蕊,烟滃机舟警夜潮。
大树蚍蜉容众撼,荒郊狐兔避人骄。
坐中心事涛千尺,任是愁煎不易消。
峭月倾寒向短桡,麋台枯叶晚萧萧。
霜摧岛树零冬蕊,烟滃机舟警夜潮。
大树蚍蜉容众撼,荒郊狐兔避人骄。
坐中心事涛千尺,任是愁煎不易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首句“峭月倾寒向短桡”,以峭立的月亮投射在船桨上,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麋台枯叶晚萧萧”一句,通过麋鹿台上的枯叶随风飘落,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
“霜摧岛树零冬蕊,烟滃机舟警夜潮。”这两句将视线转向岛屿和江面,霜冻摧折了岛上树木的花朵,如同冬天的花瓣零落;江面上雾气弥漫,机舟警觉地应对着夜潮,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
“大树蚍蜉容众撼,荒郊狐兔避人骄。”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大树虽被众蚁撼动,却依然坚韧不拔;荒郊中的狐狸和兔子因人的存在而躲避,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最后,“坐中心事涛千尺,任是愁煎不易消。”诗人坐在那里,心中涌起千尺波涛般的思绪,即便是愁苦也难以平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斋坛将祷肃熊貔,一缕忱恂六出奇。
云欲商量惊先路,雨方收卷避催诗。
冰花肯敩梅妆额,风絮嫌随柳献眉。
盐虎玉龙庄语在,愿光远业瑞昌时。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