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初不限中华,至性未尝根六籍。
门闾节行世所钦,父子忠孝天应惜。
连环解玉理坚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执殳万人敌,血染征衣归不得。
空留明镜照孤鸾,妾颜如花心如石。
鬒云渐变蚕丝白,蓬首何曾御脂泽。
北堂手植忘忧草,幸有斑衣可娱老。
不须遣使寄当归,儿无远志归来早。
事亲日短当爱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锦殊未安,温峤绝裾非小失。
王气初不限中华,至性未尝根六籍。
门闾节行世所钦,父子忠孝天应惜。
连环解玉理坚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执殳万人敌,血染征衣归不得。
空留明镜照孤鸾,妾颜如花心如石。
鬒云渐变蚕丝白,蓬首何曾御脂泽。
北堂手植忘忧草,幸有斑衣可娱老。
不须遣使寄当归,儿无远志归来早。
事亲日短当爱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锦殊未安,温峤绝裾非小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察罕布哈的人物,他的忠诚和孝顺超越了寻常,尤其是在父亲去世后,他放弃官职,专心在家侍奉母亲,守丧三年,展现出极高的门第节操。诗中通过比喻,如“连环解玉”象征其坚韧的决心,“老蚌剖珠”形容其孝心如明珠般璀璨,赞美了他的英勇与坚毅,以及对母亲的深情。尽管战事残酷,他未能凯旋,但家中仍有明镜般的遗物陪伴孤独的母亲,表达出他对家庭的坚守。
诗中还提及母亲的衰老,头发如蚕丝般变白,蓬头垢面,但仍保持着坚贞的心。母亲在北堂种植忘忧草,寄托哀思,而察罕布哈则以斑衣陪伴母亲,尽孝至老。他告诉母亲不必担忧远方的儿子,因为他的志向不在仕途,而是早日归来尽孝。
最后,诗人感慨时间匆匆,侍奉父母的日子短暂,而察罕布哈已经守丧三年,表达了对孝道的深深敬重。同时批评了宰予和温峤的行为,认为他们未能像察罕布哈那样妥善处理亲情与职责的关系。整首诗情感深沉,赞扬了察罕布哈一家的高尚品德,体现了宋末元初时期对孝道的崇尚。
大璞不畏戕,遂尔成奇珍。
男儿顺逆不中变,始能涉世称完人。
山左孝廉宫怡云,挟策万里官南滇。
循声屡著屡迁擢,天家重赖为屏藩。
钧陶万姓甫三载,颂声尸祝将千年。
那知泸水出妖蜮,能使阴晴变朝夕。
含沙吐气生毒霪,潜身射人人不测。
炎天呼吸成严冬,当之草木凋青葱。
我公植身如古柏,根蟠厚地枝撑空。
独能历险不受剥,长留黛色参苍穹。
归来对镜须眉白,荏苒行年已七十。
回首荣枯境屡更,持身终始无改易。
黄生为写七柏图,状君坚节生年符。
丹穴鸳雏受密荫,老干中有神灵扶。
从兹日月任流转,亭亭屹立高山隅。
好鸟偕其侣,同飞复同止。
志士抱奇情,慨然慕知己。
白璧委泥涂,光辉非始初。
遇者弃不顾,难言兹器殊。
伏枥上峻阪,老骥愁日晚。
伯乐一下车,众乃惊奇罕。
两物不相关,契合诚良难。
磁石与铁俱,安得不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