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
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
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
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
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
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
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
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
这首清代诗人王以铻的《登第一山》描绘了一幅山川灵秀、自然生动的画面。首句“层山窈窕削芙蓉”运用比喻,将峻峭的山峦比作出水芙蓉,展现出山势的秀美和曲线之美。次句“灵秀真于此地钟”强调了此地山水的灵气聚集,仿佛大自然的精华都集中在这里。
第三句“急雨声飞晴涧水”描绘了雨后山涧的清新景象,急雨过后,涧水潺潺,声音如飞,与晴空相映成趣。第四句“洪涛响落碧岩松”则转而写到山间的松树,洪涛般的松涛声在碧绿的岩石上回荡,增添了山的雄浑之感。
第五、六句“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通过鹿的活动和夕阳下的人影,描绘了山中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场景,富有诗意。最后两句“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表达了诗人登山一整天的闲适与满足,直到傍晚时分,茅庵里传来暮钟声,更显宁静与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第一山的自然风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