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殿何年有,千岩紫翠间。
金仙佛世界,羽客道家山。
骨朽馀三窟,皮存尚一斑。
伤心千古泪,相见雨潺潺。
台殿何年有,千岩紫翠间。
金仙佛世界,羽客道家山。
骨朽馀三窟,皮存尚一斑。
伤心千古泪,相见雨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明水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沧桑与历史感。首句“台殿何年有”,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古建筑年代的探寻,暗示了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接着,“千岩紫翠间”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山峦在不同季节或光线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隐喻着自然与时间的永恒对话。
“金仙佛世界,羽客道家山”两句,将佛教与道教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多元共存的特色。这里的“金仙”和“羽客”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神佛和道教中的修行者,他们共同栖息在这片山林之中,象征着不同信仰间的和谐共处。
“骨朽馀三窟,皮存尚一斑”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即使经过时间的侵蚀,古建筑的主体可能已经残破不堪,但仍然保留着一些痕迹,如同动物留下的洞穴,或是皮毛上的一点斑纹,提醒着过往的存在。这种描述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最后,“伤心千古泪,相见雨潺潺”两句,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深沉的思考层面。泪水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历史变迁、生命无常的感慨。而“雨潺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愁的情绪,仿佛是天意的悲鸣,与人间的伤感相互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水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画阑人寂,喜轻盈照水,犯寒先拆。
袅芳枝、云缕鲛绡,露浅浅涂黄,汉宫娇额。
剪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
恨风前素艳,雪里暗香,偶成抛掷。如今眼穿故国。
待拈花嗅蕊。时话思忆。
想陇头、依约飘零,甚千里芳心,杳无消息。
粉怯珠愁,又只恐、吹残羌笛。
正斜飞、半窗晓月,梦回陇驿。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https://shici.929r.com/shici/qVeV19x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