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积寺·其六》
《宝积寺·其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又逐晨鸡去,相将甲马还。

去如愁故国,忙亦累名山。

云势宜长夜,峰皱失旧颜。

溪光兼树影,疑惑不能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今无在宝积寺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与夜晚的不同景象,以及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又逐晨鸡去”,诗人以“晨鸡”作为时间的标志,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每日的作息规律,随着鸡鸣声的响起,开始了一天的活动。“相将甲马还”,这里的“甲马”可能是指僧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或象征着某种修行的工具,与“晨鸡去”形成呼应,表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循环往复。

“去如愁故国”,诗人用“愁”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修行的生活中,这种情感也难以完全割舍。这句诗体现了人在追求精神寄托的同时,内心深处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不舍。

“忙亦累名山”,“名山”在这里不仅指具体的山川,也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或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忙亦累”表达了在追求精神目标的过程中,身心俱疲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是值得的,即使过程艰难。

“云势宜长夜,峰皱失旧颜”,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云彩的变化和山峰在夜色中的形态,云彩随风变化,山峰在夜色中失去了白天的轮廓,呈现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日间的景象与夜间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多变与美丽。

“溪光兼树影,疑惑不能删”,最后一句诗描绘了溪水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与树影交织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同时,“疑惑不能删”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赞叹与思考,即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观,内心的疑惑与杂念似乎都被净化了,无法再被删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积寺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僧人释今无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僧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假馆诗

江南遗老瀛边客,来时鬓斑今雪白。

几年坐困市井尘,五迁来到诗书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苍,古心不为名利役。

昼閒对客无俗谈,夜灯从容须挟册。

有疑必问问必中,讲学定知有源脉。

世人骛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

念我南冠久絷维,分我三间明月席。

绨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纤纩夏有绤。

我衰拟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归明年复不归,病骨嵚?会当化为原上骼。

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书宋使姓某其名某,下书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书苦不多,可传者见之春秋与周易。

(0)

寂照石佛

溪上石人何往矣,山中石佛是其畴。

若教石佛能谈妙,应有石人来点头。

(0)

春欲暮雪作不已简子新·其四

庭前草色浑未露,坞外桃花肯破颜。

七十日春閒过了,半分春色尚犹悭。

(0)

念奴娇.四圣观凉堂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

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

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

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

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

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0)

奉和御制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其一

周道洽平,声动文成。周王弃善,俗移风变。

哀乐异心,治乱殊音。心发言从,影响攸同。

政行音类,埙篪靡异。

实教化之所由,故能经乎天而纬乎地。

(0)

寒食

夹城烟淡草霏霏,晋俗相传禁火时。

御苑梨繁花盛发,帝园桐嫩蕊初披。

尘微蹴鞠人将散,雨细鞦韆索半垂。

游骑寻芳还斗酒,九门谣诵乐重熙。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