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
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
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
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
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
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
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
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
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
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
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这首宋词以"念奴娇"为词牌,描绘了秋日凉堂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踏破秋痕"一句,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在寻找秋意的足迹,步入静谧的虚堂。"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表现出孤独的旅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通过描绘阳光重新洒落和曾经帝王的足迹,表达了对昔日荣光的追忆,以及对眼前湖光之小的遗憾。"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暗示了历史变迁,人事如梦,只有山水永恒。
接下来,词人转向自然界的花草,它们似乎不满于人的询问,暗示世事变迁,今非昔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借古木和苍烟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是非难辨的感慨,即使醉酒也无法逃避现实。
最后,词人以"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收尾,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悲凉,以及在风雨中独自离去的落寞。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一番春了未多时,云外征鸿又报归。
节物眼前来若此,岁华头上去如斯。
当年志意虽然在,今日筋骸宁不衰。
赖有寸心常自喜,圣人难处却能知。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