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行何所求,青山映华发。
板舆傍春花,清波溅仙袜。
功名一炊黍,人世几明月。
历览千万秋,百巧未如拙。
吾行何所求,青山映华发。
板舆傍春花,清波溅仙袜。
功名一炊黍,人世几明月。
历览千万秋,百巧未如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的《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五首(其二)》。诗中以“吾行何所求”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接着,“青山映华发”描绘了自然与老年的和谐共存,寓意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沉淀。
“板舆傍春花,清波溅仙袜”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美好与宁静,仿佛是春日里的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功名一炊黍,人世几明月”则将功名利禄与短暂的人生进行了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世俗价值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历览千万秋,百巧未如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质朴生活的推崇,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外事牵我形,外物诱我情。
李君别来久,褊吝从中生。
忆昨访君时,立马扣柴荆。
有时君未起,稚子喜先迎。
连步笑出门,衣翻冠或倾。
埽阶苔纹绿,拂榻藤阴清。
家酝及春熟,园葵乘露烹。
看山东亭坐,待月南原行。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
相对尽日言,不及利与名。
分手来几时,明月三四盈。
别时残花落,及此新蝉鸣。
芳岁忽已晚,离抱怅未平。
岂不思命驾,吏职坐相萦。
前时君有期,访我来山城。
心赏久云阻,言约无自轻。
相去幸非远,走马一日程。
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
老人平旦出,自问欲何之。
不是寻医药,非干送别离。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
续借桃花马,催迎杨柳姬。
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
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
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
并上新人直,难随旧伴游。
诚知视草贵,未免对花愁。
鬓发茎茎日,光阴寸寸流。
经春不同宿,何异在忠州。
老逼教垂白,官科遣著绯。
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
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
沙鸥不知我,犹被隼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