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鳌背》
《下鳌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浮云踪迹去留难,谷谤岩嘲勒我还。

毕竟一身无著处,大都百计不如闲。

无多伎俩三休外,是亦风流二老閒。

昨日主人今日客,回头山色若为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浮云踪迹去留难”以浮云象征人生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把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接着,“谷谤岩嘲勒我还”则表达了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人们往往被迫改变自己的处境或行为,形象地揭示了外界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毕竟一身无著处”一句,诗人感叹于个体在世间的最终归宿,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似乎都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安身之所。“大都百计不如闲”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忙碌与追求中,偶尔的闲暇时光反而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无多伎俩三休外”可能是指除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之外,其他复杂技巧在面对生活的实际问题时显得微不足道。“是亦风流二老閒”则可能是对老年人悠闲生活的赞美,认为他们能够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享受生活的简单与自在。

最后,“昨日主人今日客,回头山色若为颜”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身份变化,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山色依旧,但人的身份与心境却已不同,这既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与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洛城秋砧

三川水上秋砧发,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

(0)

春寒

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

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

(0)

柳枝词十首·其二

百草千花共待春,绿杨颜色最惊人。

天边雨露年年在,上苑芳华岁岁新。

(0)

程将军夫人挽诗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

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

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

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0)

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

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琛弄栋来。

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0)

寄江东李判官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时贤几殂谢,摛藻继风流。

更有西陵作,还成北固游。

归途限尺牍,王事在扁舟。

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