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城秋砧》
《洛城秋砧》全文
唐 / 徐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川水上秋砧发,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chéngqiūzhēn
táng / níng

sānchuānshuǐshàngqiūzhēnfènglóuqiánmíngyuèxīn

shuíwèiqiūzhēnmíngyuèluòyángchénggèngchóurén

注释
三川: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黄河、洛水流域。
秋砧:秋季妇女捣衣的声音,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寒凉和思乡之情。
五凤楼:古代宫殿建筑,此处代指皇城或繁华之地。
愁人:指在特定情境下感到忧愁的人,此处可能指远方的游子或思妇。
翻译
秋天的夜晚,三川之水上传来捣衣的声音,五凤楼前的明月格外明亮。
在这明月秋砧的夜晚,又有谁能体会到洛阳城中人的深深愁绪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中洛阳城的夜景。首句"三川水上秋砧发",以"砧"这一民间工具的声音来烘托季节之感,三川水流潺潺,不仅是自然之声,更与秋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第二句"五凤楼前明月新",则通过五凤楼前的明月,增添了一份清冷与静谧,月色如洗,更显夜的宁静。

第三句"谁为秋砧明月夜",诗人发出感慨,仿佛在问谁能承受这样一个充满了秋意和明月的夜晚。这个问题,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抒情。在这样的夜晚,人容易陷入深思,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愁绪。

末句"洛阳城里更愁人",则直接点出在这样一个夜晚,城中的人们因为秋意和月色而感到更加的忧伤。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摹,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诗中的每个字、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夜之美的独到感受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复杂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
徐凝

徐凝
朝代:唐   籍贯:浙江睦州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猜你喜欢

题霅上张元之溪居卷

清溪流水白云关,处士高标玉笋班。

虚馆数楹愚剡似,好山十里画图间。

风前高柳株株弱,沙上群鸥个个閒。

煮茗汲清童子小,引雏哺果鸟声蛮。

斫鱼自可开尊俎,肃客何妨响佩环。

避世武陵同绝境,濯缨还许散襟颜。

(0)

答梁友玉邻

风雨年年自合离,岛夷闻道屡探奇。

人间正斗移山力,不信罗浮睡不知。

(0)

游罗浮·其十四

山下有林处,村墟各耕牧。

山上有林处,中皆道释屋。

维林衣被山,上下同一绿。

其树十九松,亦有笼葱竹。

枫林或间见,馀者灵草木。

松大皆合围,百万聚龙族。

命之曰树海,绿涛时起伏。

云来变绿色,日入红骤缩。

人行若鱼游,鸟兽成水畜。

有时云布海,树海为所覆。

上下同一云,浩浩无平陆。

峰峦覆不尽,洲岛联或独。

高松偶閒出,森若帆樯矗。

云动天地浮,云静天地肃。

云海有收时,树海观乃复。

徜徉两海间,怪伟娱心目。

(0)

送赵渭卿之湘藩任

三湘七泽遍哀鸿,天遣开藩向楚中。

何术竟能消浩劫,此邦原未息雄风。

岳边行旆芙蓉碧,岭外离尊荔子红。

四海荒荒期少可,早将新政报姬公。

(0)

题画竹·其四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0)

岁暮杂感·其八

牢落高阳旧酒徒,缶声悽绝唱乌乌。

极知王屋移非计,坐惜神丛借已枯。

老骥负车鸣折坂,饥鹰驱雀下平芜。

人间剥复关天运,醉看梅花九九图。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