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烟已自仿黄鹤,又道山樵法巨然。
非说攸闻不师古,祗应佳处读遗编。
耕烟已自仿黄鹤,又道山樵法巨然。
非说攸闻不师古,祗应佳处读遗编。
此诗描绘了对古代艺术大师王翚及其作品《王蒙秋山读书图》的深刻鉴赏与致敬。诗人以“耕烟已自仿黄鹤,又道山樵法巨然”开篇,巧妙地将王翚的画风与黄鹤、巨然等古代名家相提并论,暗示其技艺之高超,如同黄鹤般超凡脱俗,又如山樵般深谙自然之道,汲取巨然的精髓。接下来,“非说攸闻不师古,祗应佳处读遗编”,则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传承,强调在创作中不应割裂历史,而应在学习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艺术大师的崇敬之情,也传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
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
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
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
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
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
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