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其二》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其二》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

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

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

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

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

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阳客居时所见的社会现状和内心情感。首句“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以自然景象开篇,秋风拂过淮河岸边的小山,春意盎然,预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描绘了春天到来,花柳青翠,红花点缀其间,色彩鲜明,充满生机。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则转而描写诗人与行军途中的士兵相遇,以闲适的步履慰藉彼此的孤独。接下来的“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揭示了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十户人家中就有八九户是空荡的,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芜景象,村庄被荆棘覆盖,水泽中飞鸿哀鸣,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在“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一句中体现,指责他们频繁发布命令,加重赋税,使百姓苦不堪言。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愤怒。最后,“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感叹天地之大,却容不下微小的生灵,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而“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则直指权贵阶层的冷漠无情,将百姓比作草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被忽视的命运。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表达了诗人对贤明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汉代的龚遂一样,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最后一句“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暗示了在贤明官员的治理下,征夫停止哭泣,悍吏也有所收敛,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百姓生活有望改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公正、仁慈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其三

远忆郊天日,千官扈驾临。

皇图依北极,御路隐中林。

王气瞻从昔,游怀畅自今。

两都曾作赋,应与续遗音。

(0)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其一

朱明初启夏,万绿满芳林。

春去无多日,时和转惬心。

出郊行结轸,随处坐披襟。

景物俱清胜,流观并助吟。

(0)

送周伯绳比部给假归昆山二首·其二

游子思乡切,春风献岁初。

娄江归兴远,钟阜旅怀纾。

列署刑堪措,连枝会不虚。

莺花随处好,应念社盟疏。

(0)

送丁茂淑缮部出榷芜湖二首·其一

入社怜同调,分曹重?材。简书宁勿畏,案牍苦相催。

别酒临岐尽,仙帆带日开。

相违休道远,南望只江隈。

(0)

答少司马陈公二首·其二

极目群峰外,长江复渺瀰。

颇存枥马志,却冒海鸥疑。

望逐前驱远,功方后进迟。

丹山多穴凤,次第见来仪。

(0)

有斐堂感咏二首有引·其一

徙倚空堂寂,徘徊忆旧游。

荣枯随物理,远近感年流。

培植昔人意,彫零异代愁。

此君风节在,所至属王猷。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