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楼望月》
《南楼望月》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

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lóuwàngyuè
táng / jiǎorán

yuèjiājiāwàngtíngtíngàilóu
xiānyúnshàngduànshūliǔyǐngzhōngqiū

jiànyìngqiānfēngchūyáofēnwànpàiliú
guānshānshuíjiànyìngbiānchóu

注释
夜月:夜晚的月亮。
家家:每家每户。
望:眺望,期盼。
亭亭:形容楼阁高耸而美好。
此楼:这座楼。
纤云:纤细的云彩。
溪上:溪水之上。
断:中断,消失。
疏柳:稀疏的柳树。
影中:在影子里,这里指月光下的影子。
秋:中秋,代指满月之时。
渐映:逐渐映照。
千峰:形容众多的山峰。
出:显现,出现。
遥分:从远处区分。
万派:万条水流,形容河流众多。
流:流动。
关山:关隘和山岭,泛指边疆地区。
谁复见:还有谁能看到。
应独:应该只有。
起边愁:引发边疆戍守者的思乡之愁。
翻译
每家每户在夜晚都望着明月,这亭亭而立的楼阁尤其惹人喜爱。
纤薄的云彩在溪水上空消失,稀疏的柳树影子摇曳在中秋的月光下。
月亮渐渐照亮了远处的千座山峰,仿佛从万条支流中区分而出。
在这关隘和山峦之间,还有谁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呢?恐怕只有独自戍守边疆的人会因此涌起思乡的愁绪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深夜里,从楼上赏月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这座楼的喜爱和依恋之情。"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月亮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他对这个可以远眺的高楼的深厚感情。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则是对周围景色的描绘,细密的云雾似乎在溪流之上断开,而稀疏的柳树投下了秋天特有的阴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宁静而淡远的氛围。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更是表现了月亮逐渐照耀在山峦之间,形成了层叠的山影,同时也暗示着水流的源头和其间的关系,体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描绘。

最后两句"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在这宁静夜晚之中,诗人对于远方关山之地的思念,可能是因为朋友、亲人或是某种情感的牵绊,而产生了一份孤寂和边塞的愁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构建了一个既有外在美景,又蕴含深刻情感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九月晦日何君洞

云裳已远石床横,洞里菖蒲岁岁生。

欲烛金书讨丹诀,月华未吐坐三更。

(0)

四楼诗·其二水月

溪前山色碧嵯峨,杨柳阴中古巷多。

最是村居堪佚老,月明谁为听渔歌。

(0)

晚坐·其二

家住橙溪原上村,林深径远隔柴门。

忽闻犬吠疑来客,又是花阴弄月痕。

(0)

十月黄花满庭把玩开颜遂有短句·其一

曾伴渊明栗里间,千年流落影阑珊。

何知寂寞荒山里,亦有知心为破颜。

(0)

有感·其三

故人原壤非为泽,礼貌匡章亦可疑。

不赖此心忘物我,那能如镜了无私。

(0)

寄孙锦衣·其四

不堪客舍望,正在帝城南。

马革前生梦,䲭夷后世谈。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