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正之兰亭》
《题陈正之兰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六回更癸丑春,兰亭临本尚如新。

学书良易人难学,聊喜他乡见似人。

(0)
注释
癸丑: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这一年份。
兰亭:古代名胜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著名。
临本:临摹的字帖或原作。
如新:像新的一样。
学书:学习书法。
良易:表面上容易。
他乡:外地,异乡。
似人:技艺相似的人。
翻译
十六次轮回后又是癸丑年的春天,兰亭摹本依旧崭新如初。
书法学习看似容易实则难学,我欣喜在异乡遇见书法技艺相似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陈正之兰亭》。诗人在此通过描述兰亭的景象和个人学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赞赏。

“十六回更癸丑春”一句,指的是时间的轮回和季节的更替,癸丑为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这里用来指代某一年份的春天。诗人提到“兰亭临本尚如新”,表明他对陈正之所建的兰亭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而“临本”一词,通常是指临摹前人的书法作品,这里可能暗示着兰亭中保存着某种文化遗产或艺术作品。

第二句“学书良易人难学”,则转向了个人修养的反思。“学书”在这里不仅仅是指学习书法,更包含了对知识、文化和道德的追求。诗人认为这种修养虽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很难达到,这也是古代文人常常表达的一种情怀。

最后两句“聊喜他乡见似人”,则表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在异乡遇到与陈正之相似的朋友,诗人感到一丝慰藉。这里的“似人”指的是那些与陈正之有着相似品格或气质的人,这种相遇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兰亭的静谧美景和个人学问的心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赞赏,以及在异乡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愫。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晓斲黄精昼未还,岂知仙老降柴关。

一声归鹤唳江口,数片白云遗竹间。

怅望有惭劳羽驾,差池不得礼冰颜。

秋风独倚书斋立,遥想真晖对暮山。

(0)

九江和人赠陈生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

意深皆可补,句逸不因功。

暮替云愁远,秋惊月占空。

寄家当瀑布,时得笑言同。

(0)

赠同席

四座列吾友,满园花照衣。

一生知几度,后到拟先归。

急管侵诸乐,严城送落晖。

当欢莫离席,离席却欢稀。

(0)

惜花

白发今如此,红芳莫更催。

预愁多日谢,翻怕十分开。

点滴无时雨,荒凉满地苔。

闲阶一杯酒,惟待故人来。

(0)

秋夜吟寄左偃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

(0)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其二

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

暂辍笙歌且联句,含毫花下破香笺。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