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回更癸丑春,兰亭临本尚如新。
学书良易人难学,聊喜他乡见似人。
十六回更癸丑春,兰亭临本尚如新。
学书良易人难学,聊喜他乡见似人。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陈正之兰亭》。诗人在此通过描述兰亭的景象和个人学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赞赏。
“十六回更癸丑春”一句,指的是时间的轮回和季节的更替,癸丑为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这里用来指代某一年份的春天。诗人提到“兰亭临本尚如新”,表明他对陈正之所建的兰亭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而“临本”一词,通常是指临摹前人的书法作品,这里可能暗示着兰亭中保存着某种文化遗产或艺术作品。
第二句“学书良易人难学”,则转向了个人修养的反思。“学书”在这里不仅仅是指学习书法,更包含了对知识、文化和道德的追求。诗人认为这种修养虽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很难达到,这也是古代文人常常表达的一种情怀。
最后两句“聊喜他乡见似人”,则表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在异乡遇到与陈正之相似的朋友,诗人感到一丝慰藉。这里的“似人”指的是那些与陈正之有着相似品格或气质的人,这种相遇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兰亭的静谧美景和个人学问的心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赞赏,以及在异乡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愫。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