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不随黄落去,始能为尔制颓龄。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自性不随黄落去,始能为尔制颓龄。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收录于他的一组作品《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中,特别是“三曰菊为制颓龄”一首。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自性不随黄落去" 这句话表达了菊花在秋天依然盛开,不随着其他花朵凋零,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始能为尔制颓龄" 则是说只有具备这样坚守本性的菊花,才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袭,为我们提供岁月静好的模范。
接下来的两句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描述了诗人对于陶渊明这位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陶渊明在《饮酒》中有“采菊东园子,悠然见南山”之句,是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咏叹自然、隐逸生活的片段。而诗人方回则用"涪翁具眼曾拈出"表达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和对菊花独特的情感。最后一句 "我为重吟换鬼听" 则是说诗人为了传承这种精神,而不停地吟诵这类作品,希望能唤醒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让他们听到这些超凡脱俗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高度认同。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山静烟沈,岸空潮落。晴天万里,飞鸿南渡。
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露。
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
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
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孤馆昏还晓。
厌时闻、南楼钟鼓。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