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鹃花得红字》
《杜鹃花得红字》全文
宋 / 真山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多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uānhuāhóng
sòng / zhēnshānmín

chóusuǒyúnwǎngshìkōngzhījiānghènfāngcóng

guīxīnqiānzhōngnánbáixuèwànshāndōushìhóng

zhīdàicuìyānshēnyuèhúnfēijǐnshuǐjiùdōngfēng

zhìjīnrǎnchū怀huáixiānghènchángguàxíngrénwàngyǎnzhōng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杜鹃花得红字》,作者是宋代的真山民。诗人以杜鹃花为载体,寄托了深深的愁绪和思乡之情。首句“愁锁巴云往事空”,描绘了巴蜀之地浓重的愁云,暗示了过去的美好回忆已成空。次句“只将遗恨寄芳丛”,表达了诗人无法排解的遗憾,只能寄托在盛开的杜鹃花中。

第三句“归心千古终难白”,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但这份思乡之情如同千年的积郁,难以言表。第四句“啼血万山多是红”,通过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痛,万山的红色仿佛都是它的血染成。

接下来,“枝带翠烟深夜月”写杜鹃花在深夜月色下,带着翠绿的烟雾,更显凄美。最后一句“魂飞锦水旧东风”,借杜鹃的灵魂飞翔于锦水之上,追忆往昔的东风,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杜鹃花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浓郁的乡愁和无尽的遗憾,读来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真山民
朝代:宋   籍贯:处州丽水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五

参禅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

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0)

颐蒙法师赞

癯然容仪,轩然作为。古潜清苕,珠媚蟾辉。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石涧付衣,末流蓍龟。

山雷山泉兮从教名?,虚空解讲兮其谁知之。

(0)

读书台

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青松鹤梦生秋吹,宝塔星华见夜灯。

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0)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

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

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

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0)

望江南/忆江南.夜泊龙桥滩前遇雨作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

吾老矣,心事几时休。

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安得小书舟。

(0)

题如庵

脱略机关一散人,清于兰畹抱幽馨。

抚松细嚼渊明句,瀹茗闲笺陆羽经。

春对风光秋对月,晓观云气夜观星。

世间局面多翻覆,著数虽高亦懒听。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