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原壤非为泽,礼貌匡章亦可疑。
不赖此心忘物我,那能如镜了无私。
故人原壤非为泽,礼貌匡章亦可疑。
不赖此心忘物我,那能如镜了无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有感(其三)》。诗中以“故人”、“原壤”、“礼”、“物我”、“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句“故人原壤非为泽”,借用典故,原壤是古代一位隐士,此处比喻老友或旧识,他们并非为了某种功利而存在,强调了友情的纯粹与自然。接着,“礼貌匡章亦可疑”一句,通过“礼貌”与“匡章”这两个词,探讨了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仪与真诚之间的微妙关系,暗示了有时过分的礼貌可能掩盖了真实的情感和意图。
“不赖此心忘物我”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个体与外界的关系,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对于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必要性。最后,“那能如镜了无私”以镜子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真正的智慧和洞察力在于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不带任何偏见或私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其哲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