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南望,桃花烂似霞。
人言桃叶渡,桃叶胜桃花。
二月江南望,桃花烂似霞。
人言桃叶渡,桃叶胜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的春景,以桃花与桃叶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首句“二月江南望”,点明时间地点,江南二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诗人站在江南的土地上,眺望着春天的景色。接着,“桃花烂似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如同燃烧的云霞,绚烂夺目,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桃花比作霞光,形象地表现了桃花的色彩鲜艳和繁盛。
“人言桃叶渡,桃叶胜桃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桃叶渡,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越表面的美好。诗人在这里提出桃叶比桃花更胜一筹的观点,暗示了桃叶所蕴含的生命力和独特之美。桃叶虽不如桃花那样显眼,却以其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精神,展现出另一种形式的美丽和价值。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桃花与桃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桃花的绚烂与桃叶的坚韧并存,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画卷,寓意着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内在的价值。
今日东北云,景气何佳哉。
我马且勿驱,当有吉语来。
春寒欺客子,满意旗下杯。
百年耳频热,万事首不回。
卧龙今何之,有冢今半摧。
空馀乔木地,薄暮鸦徘徊。
怀古视落日,愧我非长才。
却凭破鞍去,风林生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