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郡元秦塞,龙门是汉关。
天开珠母海,地接桂林山。
交趾兵频入,戈船使未还。
何时铜柱折,吾见灭南蛮。
象郡元秦塞,龙门是汉关。
天开珠母海,地接桂林山。
交趾兵频入,戈船使未还。
何时铜柱折,吾见灭南蛮。
这首诗描绘了廉州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充满了壮阔与深沉的意味。首联“象郡元秦塞,龙门是汉关”,以“象郡”和“龙门”这两个地名,勾勒出古代边疆的雄伟景象,暗示着这里曾是秦汉时期的军事要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接着,“天开珠母海,地接桂林山”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廉州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气势磅礴,仿佛天门洞开,珠母海波光粼粼,与连绵起伏的桂林山水相连,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交趾兵频入,戈船使未还”则转而描述了廉州的军事活动,暗示了这里曾是战争频繁之地,士兵们频繁出入,但战事未息,使得使者未能平安归来,透露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
最后,“何时铜柱折,吾见灭南蛮”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期待,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结束战争,实现安宁,彻底消灭南方的蛮族,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廉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变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深切期盼。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
风停叶静时,雨从何处著。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