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之悠悠兮,人或以为尤兮。口胡为乎不缄。
将起羞兮,尚慎旃哉。
河水之悠悠兮,人或以为尤兮。口胡为乎不缄。
将起羞兮,尚慎旃哉。
这首诗以河水悠长起兴,引出对人性的深思。诗人似乎在探讨人的行为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人或以为尤兮”这一疑问,即人们为何会对某些行为持有偏见或责难。接着,诗人以“口胡为乎不缄”自问,意指为何不谨慎言辞,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
“将起羞兮,尚慎旃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行举止应持谨慎态度的劝告,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保持谦逊和审慎是避免羞辱和尴尬的关键。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
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机非鄙夫正,懒是平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
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
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成人。
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
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