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
满城箫鼓动,客思已凄其。
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
满城箫鼓动,客思已凄其。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年,内心充满复杂的情感。首句“行到海穷处”,仿佛在述说诗人长途跋涉,到达了旅途的尽头,暗示着一种孤独与疲惫。接着“仍惊岁尽时”则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
“灯前谁共影”,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只有灯光相伴,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更显出内心的孤独。而“愁里强吟诗”,则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创作来排遣忧愁,但愁绪难消,反而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游子归何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束缚,归期未定。最后,“芳春坐可期”,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诗人的心境却难以随之欢愉,反而是“客思已凄其”,将这种淡淡的哀愁推向了极致。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除夕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深刻地揭示了游子在外的复杂心境。
芳筵仍占禊渚。日暮流莺语。
梦水分愁到,吟壶小,听风雨。言笑惊断绪。飞红去。
看尽丝杨舞。黯凝伫。孤鸿又逝,佳辰回首无数。
西窗烛在,最感不眠鹦鹉。零落单襟共贵素。歧路。
香兰心系幽阻。
风和雨、呜咽似骊歌。芳节惜蹉跎。
高楼何况闻鸿雁,重衾生怕梦山河。
说伤心,应更比,送春多。钟未到、尚馀梧几叶。
更欲断、最怜花寸蜡。霜晚晼、鬓消磨。
西风树到无声苦,东篱菊亦奈愁何。
剩凄清,今夕也,等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