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zhōngzhōuliànghuáyángguāntóng
táng / bái

xìngqínglǎnmànhǎoxiāngqīnménxiàngxiāotiáochēngzuòlín

bèizhúgòngliánshēnyuèhuātóngshǎoniánchūn

xìngtánzhùsuībìngyúnguānwēijiùpín

wénxíngjūnshàngqiáocuìzhīxiāohàndàirén

注释
性情懒慢:性格慵懒,不愿做事。
杏坛:古代教育场所,这里代指隐居之处。
芸阁: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代官府的文职工作。
霄汉:天空,常用来比喻高位或朝廷。
翻译
性格慵懒却喜好亲近他人,门前冷落与邻居关系融洽。
在烛光下共同怜惜深夜的月亮,踩着花瓣一同惋惜逝去的青春。
虽然居住的地方偏僻适合养病,但在书阁中地位低微无法解决贫困。
像你这样有文采德行的人还如此憔悴,不知道天庭在等待何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天共同居住的和谐场景。开篇"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表达了诗人性格上的温柔敦厚以及对邻里关系的珍视。"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夜相伴,共同欣赏明月,以及对逝去青春的珍惜之情。

然而,在这宁静祥和的生活中,也透露出一丝哀愁。"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暗示了诗人在隐逸生活中的身体欠佳,以及对外界贫困现实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可能是指卢四周谅)的怀念与担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内心的矛盾。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河鲀

世言河鲀鱼,大美有大毒。

彼美吾不知,彼毒闻已熟。

其子小如芥,食之胀如菽。

腹腴膏血多,目睥头项缩。烹?苟失饪,祸至不转瞩。

或言直一死,轻命重口腹。

尔来州里间,杯羹数家哭。

譬诸安与史,甘用取颠覆。

溺爱多不明,奚止一水族。

作此河鲀诗,逢人敢忠告。

(0)

过鉴湖二首·其一

归思关心路转遥,打头风急滞兰桡。

夕阳江上秋无数,血点蜻蜓立碧苕。

(0)

画兰

吴刚斫断云根石,不数珊瑚高百尺。

美人林下独含愁,霹雳一声山鬼泣。

(0)

寄友人

瘴雨蛮烟万里馀,别来消息近何如。

谁怜白发疏狂处,犹写平安两字书。

(0)

百舌

听彻千声与万声,掠花穿柳漫多情。

可怜不及岐山凤,立向朝阳试一鸣。

(0)

题画梅四首·其三

罗浮山下著青鞋,蹋雪曾看烂熳开。

好似人家茅屋底,一枝先占短墙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