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抹斜阳欲暮时,看花犹是惜归迟。
馀香不信全消日,瘦影重疑未放枝。
草满长堤成远望,山围故国剩相思。
清尊短拍年年事,肠断深闺祇自知。
淡抹斜阳欲暮时,看花犹是惜归迟。
馀香不信全消日,瘦影重疑未放枝。
草满长堤成远望,山围故国剩相思。
清尊短拍年年事,肠断深闺祇自知。
这首清代诗人商采的《落花(其二)》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花事将尽的画面。首句"淡抹斜阳欲暮时",以淡淡的阳光和即将落山的余晖,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看花犹是惜归迟",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怜爱与不舍,迟迟不愿离去。
接下来的两句"馀香不信全消日,瘦影重疑未放枝",通过写花香残留和花枝的瘦影,暗示了花儿虽凋零但仍顽强挣扎的姿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草满长堤成远望,山围故国剩相思",诗人借助长堤上的茂草和围绕故国的山峦,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绪。最后一句"清尊短拍年年事,肠断深闺祇自知",借酒浇愁,感叹时光流逝,而深闺中的人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昔闻散花坞中片石峰,破石孕出千丈之奇松。
今观非松又非石,但见虬枝夭矫向空立。
得非窦子明,汶阳放钓来相迎。
又疑轩辕帝,扳髯飞腾在云际。
上有铁干五鬣长,绝似爪角森森张。
下有溜雨霜皮在,鳞甲斑斑色五彩。
我欲系之双赤绦,云雾晦冥恐遁逃。
凛冽千年遗积雪,惨淡六月闻寒涛。吁嗟乎!
秦封大夫宁胜此,何为偃蹇深山里?
一朝绝壑雷雨起,看尔东行入海水。
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
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
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
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
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
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
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