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天啜泣,不是雨淫淫。
岂有三春色,都成一片阴。
冲寒花有力,催曙鸟无心。
安得阳和满,年光尽意寻。
亦知天啜泣,不是雨淫淫。
岂有三春色,都成一片阴。
冲寒花有力,催曙鸟无心。
安得阳和满,年光尽意寻。
这首诗《春感(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复杂情感与自然景象。
首联“亦知天啜泣,不是雨淫淫”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的情感赋予“啜泣”,表达出春雨绵绵,似乎天空在哭泣的情景,但又非纯粹的淫雨,暗示着春雨虽多,却并非无尽的哀愁,而是带着某种复杂的情绪。
颔联“岂有三春色,都成一片阴”转折,提出疑问: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为何所有的色彩都被阴云笼罩?这里不仅描绘了春日阴沉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隐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与不满。
颈联“冲寒花有力,催曙鸟无心”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命力。即使在寒冷中,花朵依然坚韧地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催促黎明的鸟儿,似乎没有丝毫疲惫,充满了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在逆境中的不屈与坚持。
尾联“安得阳和满,年光尽意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温暖阳光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寻。希望春天的温暖能够充满大地,让时间充满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雨、花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