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追电逐角材贤,我独从公息担肩。
野旷杖藜临绝景,山寒采梠度层巅。
淡汤煮饭身无病,小秤收租岁有年。
臭橐腐仓死兵火,何如清节保生全。
风追电逐角材贤,我独从公息担肩。
野旷杖藜临绝景,山寒采梠度层巅。
淡汤煮饭身无病,小秤收租岁有年。
臭橐腐仓死兵火,何如清节保生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读书人在山野间的平淡生活。开篇“风追电逐角材贤,我独从公息担肩”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荡场面,表达了对外部世界纷扰与自己内心宁静的对比。
接着,“野旷杖藜临绝景,山寒采梠度层巅”描述隐士在广阔野地中行走,手持拐杖,面对着壮丽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观。在严寒的山间,他还要努力攀爬,搜寻生活所需。
“淡汤煮饭身无病,小秤收租岁有年”则展示了隐士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淡薄的汤水煮出的饭菜虽然清贫,但他身体健康,无忧无虑。小秤量米,象征着他的生活节俭而有序,每年的收成都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最后,“臭橐腐仓死兵火,何如清节保生全”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隐士对于世俗纷争和战争的厌恶与恐惧,以及他选择清贫、保持自身道德完整性的决心。臭橐(指发酵变质的谷物)和腐仓,象征着战乱后的荒废与死亡;而“何如”则是对比中提出一个价值判断: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隐士宁愿选择保持清白的节操,以保全自己的一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