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杂诗·其一》
《山居杂诗·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尚嫌凉馆在人寰,逭暑聊赊半角山。

海雨送诗松月外,天风吹酒荔云间。

可招老衲商同社,转恐新蛩趣早还。

连夕刺船就烟水,吾侪占得是萧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于山中,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首句“尚嫌凉馆在人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找到一处清凉之地以避世。接着,“逭暑聊赊半角山”则点明了诗人选择山中避暑的原因,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

“海雨送诗松月外,天风吹酒荔云间”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海雨与松月、天风与荔云的结合,不仅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海雨象征着灵感的降临,松月则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高洁;而天风与荔云,则可能是诗人饮酒时的自然背景,或是他内心情感的抒发。

“可招老衲商同社,转恐新蛩趣早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僧侣交流,探讨佛法或人生哲理的愿望,同时也担心时间流逝,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停留。这里既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易逝的感慨。

最后,“连夕刺船就烟水,吾侪占得是萧閒”则是对诗人夜游山中,享受宁静与自由的描写。通过“连夕”和“刺船”的动作,展现了诗人不拘泥于日常,勇于探索的精神,而“烟水”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山中的神秘与静谧,与“萧閒”(即闲适、自在)的情感相呼应,完美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妙高台

危亭新构客持觞,雨挹阑干面面凉。

烟外好山供水墨,风前老树奏笙簧。

接天净绿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黄。

騕袅丝鞭归兴逸,水晶宫殿桂花香。

(0)

和尹宗闵书记四月二日候客溪上潞守李献甫具饭有诗

溪园经岁不曾开,逸兴何妨候客回。

春色堂堂辞我去,暑风咄咄逼人来。

追凉故绕池边树,分坐时侵石上苔。

皂盖归城鱼鸟乐,更延虚静独徘徊。

(0)

自吴岳归

鸣凤冈边路,秋风动夕岚。

閒云依绝壁,独鸟下空潭。

畴昔经行惯,重来委曲谙。

试寻遗墨在,投策访僧龛。

(0)

谢刘德谦惠叠翠峰诗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平生丘壑有真趣,脱口误与儿辈论。

杖藜乘兴绕山腹,拨碎松影寻云根。

一拳疏翠万峦足,见之惊喜双颊温。

挈来珍护等完璧,浸以清泚供金盆。

窗前细看坐忘食,冷碧尚带烟岚痕。

斗量明珠问君买,刮我十年尘眼昏。

莫学卫公作痴计,苛戒直欲传后昆。

高怀脱落万事细,一笑付余无吝言。

手扪心玩挽归兴,夜来清梦惊哀猿。

(0)

种荔枝核有感

荔子欲传种,他年养老饕。

试将千颗植,已喜寸萌高。

岂耐雪霜苦,空惭浇灌劳。

何殊茂陵客,藏核种蟠桃。

(0)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三

北就墙阴创小栏,小栏非窄亦非宽。

何须渭水誇千亩,且对萧斋种百竿。

春笋屈盘穿砌出,夜枝交戛入窗寒。

谁能携妓东山去,垂老区区学谢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