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曲词三首·其三》
《九曲词三首·其三》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0)
注释
铁骑:骑兵,古代战争中主要的机动部队。
铁岭:形容山岭坚硬如铁,可能指具体的地名。
逻逤:古代对西域地区的泛称,这里可能指征战的目标。
封侯:古代封赏有功者为侯爵,此处象征功成名就。
青海:中国西部的湖泊,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
饮马:古人常在战事中选择安全地点让马饮水,暗示和平时期。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历来被视为军事防线。
防秋:古代秋季是战事多发季节,此处指无需再担心秋季的战事。
翻译
铁骑横行在铁岭之巅,向西望去期待着功成名就。
如今的青海只待我们饮水休息,黄河边已无需再担心秋天的战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七言绝句,意境雄浑,气势磅碜。诗人通过对铁骑横行、取封侯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英雄豪迈的情怀。

“铁骑横行铁岭头”,一句点出了边塞的严峻与兵戈相接的紧迫感。铁岭之上,铁骑纵横,是对军队气势的生动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

“西看逻逤取封侯”,这里的“西看”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向往与渴望。逻逤,指的是边塞的烽火台,而“取封侯”则意味着军功显赫,可以得到封地和爵位的奖赏。这两句交织出了战争的辉煌与英雄的梦想。

“青海只今将饮马”,这一句转换了视角,将场景从战事推移到自然风光。青海,即今天的青海湖,古时曾是军马饮水之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战争即将结束、胜利在望的情景。

“黄河不用更防秋”,这里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根脉,而“不用更防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防秋,原本是边塞军事活动中对付敌人的措施,但在这句诗中,却成了一种无需再担忧战争的自信与豁然。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业绩和边疆安宁的深切期盼,同时也映射出一个战士对胜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当筵曲·其三

秀骨真惊玉树雕,罗裙轻剪绛云飘。

歌馀兰气香犹袭,笑拂春风雪欲消。

病惫未苏枚乘发,梦魂长逐楚原招。

谁言一夕巫山雨,胜对扬州八月潮。

(0)

重阳日同苏汝载家大人季弟登白云峰

白云山畔白云飞,乔木浓阴幸可依。

九日城头看雁字,百年膝下试莱衣。

通家孔李情原契,入洛机云愿讵违。

向夕定知烦史奏,德星南斗傍奇辉。

(0)

丙申守岁

岁暮阴阳感慨中,春光摇曳柳条风。

那堪物序年年隔,敢谓人情处处同。

双眼欲穿愁落日,片云空远断孤鸿。

经营事业心终在,怅望寒宵愧此躬。

(0)

陈明府晋陵公枉顾山斋

北山风雨枕蘧庐,懒散年来但著书。

好事几何能载酒,慨歌空自愧无鱼。

先占紫气迎函谷,遂有青云下浚旟。

别后相思临绝壑,瀑声犹复想琼琚。

(0)

次临封八景韵·其四濯锦醇酤

村南村北庆年丰,村酿家家一样同。

吏部不嫌瓮底冷,山房何惮岭头红。

青帘高挂梧桐月,乌帽须防杨柳风。

莫道谪仙人已远,谪仙今又在其中。

(0)

在书院讲中行章咏

中行一派浩千春,俗学寻源却未真。

若道思归与狂简,当年吾道属何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