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一何愚,衔尽西山石。
东溟波万里,力微岂能敌。
独怜帝女灵,芳魂或重溺。
仲尼浮海心,李叟流沙迹。
知不可柰何,安命甘踵息。
精卫一何愚,衔尽西山石。
东溟波万里,力微岂能敌。
独怜帝女灵,芳魂或重溺。
仲尼浮海心,李叟流沙迹。
知不可柰何,安命甘踵息。
这首诗名为《感遇(其八)》,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诗中以精卫填海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精卫愚行的感慨与反思。精卫“衔尽西山石”,虽力微却矢志不渝,其精神令人钦佩。然而,“东溟波万里,力微岂能敌”,大海之浩瀚,非人力所能抗衡,以此喻人世间的诸多困难与无奈。
接着,诗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帝女,其芳魂或许会再次沉溺于水中,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孔子曾有“浮海心”,李广则有“流沙迹”,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进一步深化了对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关系的探讨。
最后,“知不可奈何,安命甘踵息”一句,表达了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应接受并顺应的哲学态度。整首诗通过寓言故事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个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之子长才盍要津,未知此别几经春。
且为湓浦过庭子,径作临川入幕宾。
生长外家身已老,周旋中表意尤亲。
从今家问须情实,莫事虚文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