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内弟汪耐翁随侍因赴临川推官》
《送内弟汪耐翁随侍因赴临川推官》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之子长才盍要津,未知此别几经春。

且为湓浦过庭子,径作临川入幕宾。

生长外家身已老,周旋中表意尤亲。

从今家问须情实,莫事虚文学外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nèiwāngnàiwēngsuíshìyīnlínchuāntuīguān
sòng / lóuyào

zhīchángcáiyàojīnwèizhībiéjīngchūn

qiěwèipénguòtíngjìngzuòlínchuānbīn

shēngchángwàijiāshēnzhōuxuánzhōngbiǎoyóuqīn

cóngjīnjiāwènqíngshíshìwénxuéwài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所作的《送内弟汪耐翁随侍因赴临川推官》。诗中表达了对内弟汪耐翁的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即将赴任临川推官的期许。首句“之子长才盍要津”赞扬了汪耐翁的出众才能,暗示他应去重要岗位发挥所长。次句“未知此别几经春”流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不知此别后何时能再见。

第三句“且为湓浦过庭子”,“湓浦”可能指的是地方,比喻汪耐翁将如同过庭之子般展现才华;“径作临川入幕宾”则直接祝愿他能在临川担任幕宾,显现出诗人的期待和鼓励。接下来,“生长外家身已老”表达了对汪耐翁家庭背景的提及,以及对他年华渐老的感叹。

“周旋中表意尤亲”体现了诗人与汪耐翁家族关系的亲近,强调了情感纽带。最后一句“从今家问须情实,莫事虚文学外人”告诫汪耐翁在处理家中事务时要诚实真挚,不要空谈学问,而应脚踏实地,这是对他的诚恳叮嘱。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内弟的深情厚谊,又寄寓了对他的勉励和期望,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人日晓渡濠梁

道傍停马独依依,谁问观鱼乐与非。

日照大濠城影乱,雪残衰草路沙飞。

篙师向晓齐迎渡,客子冲寒自着衣。

回首故园歌舞节,风尘相逐愧轻肥。

(0)

秋月

寂寂晴宵望不穷,枫林疏见月如弓。

天围素幕钩初上,人在方诸影并空。

金粟香生仙省桂,玉兰光瘦御街桐。

从他坫杵敲如碎,偏照离情是夜中。

(0)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其一

都门西出马蹄骄,望望山光路不遥。

尽是内人香火寺,月明湖上听笙箫。

(0)

杨柳枝词四首·其二

树树青青叶叶开,低腰宜浪舞宜台。

莫多移到江都种,系得君王不肯回。

(0)

春园八首·其七

新种荷根满尺强,未须裁叶作衣裳。

金鞍年少初相过,折得如杯当羽觞。

(0)

删梅二首·其二

老干斜披数点香,便移顽石亚欹长。

蓬头自是山人妇,不可无裙借薜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