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亭前检落花,一腔心事惜年华。
燕子不知人有恨,又衔红蕊落窗纱。
日日亭前检落花,一腔心事惜年华。
燕子不知人有恨,又衔红蕊落窗纱。
这首诗《惜花》由明代诗人方蕖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花凋零的感慨与惋惜之情。
首句“日日亭前检落花”,以日常的动作“检”(捡拾)描绘出诗人每日在亭前观察、收集飘落花瓣的情景,既表现了对花落的细致关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次句“一腔心事惜年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忧虑和感慨。这里的“心事”不仅指对花落的惋惜,更是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反思。
第三句“燕子不知人有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无知的燕子与有情的人相对比。燕子衔着花瓣,对花瓣的凋零毫不知情,而人却因花落而生愁,暗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沧桑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一句“又衔红蕊落窗纱”,以燕子再次衔花的动作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花落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花落之后,燕子继续衔花,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花会凋零,但生命之树依然会继续生长,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