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宣徽挽歌二首·其一》
《吕宣徽挽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

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声。

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

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

(0)
翻译
世代家族显赫,满门贵胄荣耀。
远方的人们受到恩泽教化,异域风俗敬畏声名。
宽容和机密之事依赖忠诚之力,国家安宁托付给老成之臣。
他突然离去如星陨尾落,拿什么来抚慰世间百姓?
注释
奕世:世代。
台衡:显赫的地位。
贵:尊贵。
盈门:满门。
绂冕:贵族的服饰,象征荣华。
遐方:远方。
流惠化:传播恩惠和教化。
殊俗:不同的习俗。
詟威声:敬畏其威望名声。
宥密:宽容而机密。
忠力:忠诚之力。
安平:国家安宁。
寄老成:寄托给老练有经验的人。
遽骑:突然离去。
箕尾:古代星宿名,这里比喻人的去世。
慰苍生:抚慰百姓。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形象,奕世台衡,贵族中的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盈门绂冕荣,家门富贵,家族成员皆得尊荣。这两句表达了诗中人物的崇高威望和家庭的显赫。

接下来的“遐方流惠化”,则描写这位人物对远方之人施以恩惠,使其文化教化得以传播开来。殊俗詟威声,异族也对这位人物的英明武功心生敬畏。

“宥密资忠力”一句,说明了诗中人物在暗中运用自己的忠诚力量为国家所用。安平寄老成,是说他使得天下太平,让百姓能够安享晚年,这种治世之功,被视为德高望重的象征。

最后两句“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则是诗人在表达对这位人物离去的不舍与哀思。诗中所用“箕尾”形容急驰而去之状,表明这位人物或许不得不仓促离开。而“何以慰苍生”则是诗人对于这位人物离世后,百姓将失去慰藉的痛惜。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德高望重者的描写,展现了其崇高的地位、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对百姓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样一位人物离世后的哀思和不舍之情。此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是一首颂扬先贤并表达哀悼的情感之作。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松岩为钮鍊师赋

爱汝结室长松阴,白鹤青猿知隐心。

丹台窈窕丘壑静,紫芝璀璨烟云深。

月朗似闻木客啸,风起恍听苍虬吟。

人间埃世不可住,安得枕流清俗襟。

(0)

赠顾舍人

东阁多奇士,文章未陆沉。

诗言自匡鼎,家学得刘歆。

出入清华地,翻飞翰墨林。

交情元竹下,况乃接朝簪。

(0)

送杨参军

谢家传玉树,倾盖即依然。

谏草犹存笥,琴尊半在船。

莲花分幕静,杨柳挂帆偏。

若是过牛渚,长歌夜月前。

(0)

送何介卿明府之任融邑

北阙方沿牒,西游复过家。

非缘寻碧柳,应喜得丹砂。

暑月才衣葛,王程正及瓜。

远方知纳款,一为报京华。

(0)

过真如寺乾上人访蔡文学子耕

霞踪成海客,休暇惬相寻。

累劫空弹指,千言是说心。

当门官树直,隐座佛灯深。

阶雪方盈尺,何人候少林。

(0)

雨中留宿张幼千家·其二

不为愁风雨,还因恋解携。

途长思老马,梦短怯晨鸡。

离思中年恶,音书后夜题。

片帆何处落,邗水易东西。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