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紫陌起香埃,白发其如急影催。
燕子社前应未到,杏花雨后已全开。
懒随车马游花市,遥听笙歌咽凤台。
时值雍熙且行乐,韶华去去肯重来。
风生紫陌起香埃,白发其如急影催。
燕子社前应未到,杏花雨后已全开。
懒随车马游花市,遥听笙歌咽凤台。
时值雍熙且行乐,韶华去去肯重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风生紫陌起香埃”,以春风拂过紫色的道路,带起阵阵香气,营造出春日特有的生机与芬芳。接着,“白发其如急影催”一句,既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之感,也暗示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未减退。
“燕子社前应未到,杏花雨后已全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燕尚未归巢,而杏花已在春雨的滋润下盛开的景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燕子”和“杏花”这两个典型意象,巧妙地捕捉了季节更替的瞬间美。
“懒随车马游花市,遥听笙歌咽凤台”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他不愿随世俗的热闹与喧嚣,而是选择在远处倾听那悠扬的音乐,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最后,“时值雍熙且行乐,韶华去去肯重来”表达了诗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应该尽情享受生活,因为美好的时光不会轻易再来。这句话充满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的珍视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首春景物丽,溟渤净于濯。
苍茫眺越峤,列扆横磊荦。
神飙微澜生,沤鸟以游啄。
云帆一超越,水碧纷可握。
登高望川原,阡术自绵邈。
欲摅旷士忧,谁喻静者乐。
林泽渺无营,潜隐志弥确。
方怀蹈海耻,宁忍污涂浊。
陆沉浩长慨,兹意畴为暴。
七年不见邬君久,相见?毛各衰朽。
可怜病骨掩柴门,穷巷人稀吠孱狗。
挑灯论旧惨无欢,物态升沉付杯酒。
朱生忧客日举觞,留宾花下开茅堂。
飞书招余愁未起,恼杀红梅花满墙。
年来万事成超忽,悲歌堕尽荆卿发。
穷愁天地振关心,病起河山甘付骨。
流莺百啭春行迟,东风不放樱桃枝。
山翁倒屣掷杖笑,尊足者存空尔为。
一生能着几两屐,寸圭莫黑千茎丝。
以兹闭户自轰饮,独酌床头金屈卮。
酒酣起舞僵复偃,抱膝能歌梁父词。
何如山中老木客,一足?踔还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