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掩柴门,何人得见君。
只因喧寂异,似有圣凡分。
瀑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
传闻九霄翮,落羽正纷纷。
尽日掩柴门,何人得见君。
只因喧寂异,似有圣凡分。
瀑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
传闻九霄翮,落羽正纷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储泳的作品《题隐者所居》。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隐居画面。"尽日掩柴门",表达了隐者远离尘嚣,终日关闭柴门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其清静的环境和淡泊的心境。"何人得见君"则暗示了隐者的孤独与超然,寻常人难以寻觅其踪迹。
"只因喧寂异,似有圣凡分",进一步揭示了隐者与世俗的隔绝,仿佛他的生活境界超脱于凡尘的喧嚣与宁静之间,带有几分神圣的气息。"瀑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通过描绘瀑布在夜晚如同雨声,晴天山中仍有云雾缭绕,展现了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也寓含了隐者心境的深远与幽深。
最后两句"传闻九霄翮,落羽正纷纷",运用象征手法,以传说中的仙鸟落羽比喻隐者的超凡脱俗,似乎他的生活与天界有所联系,羽翼轻盈地飘落,增添了神秘和诗意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者居所的细致描绘和隐者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赞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洞原路冰山径微,二子日游过夜归。
岩宫割刻遍览读,马时跄跌泥在衣。
顷来烈风号季冬,雪霾不见五老峰。
苦心数子守寂寞,我病讲堂虚鼓钟。
二子此行真特奇,异时独往今可知。
虎吟狐啼且不惧,肯使杨朱泣路岐。
赫赫大明朝,皇皇启八叶。
谅闇在冲龄,忧勤缵洪业。
真心改革殊,屡睹祯祥协。
春王肇元载,万国咸臣妾。
端冕御兹辰,缥缈仙云接。
神飙翊紫盖,翔龙舞浩劫。
哲后畏天威,惕若春冰涉。
古编昭日星,有躅尚可蹑。
大哉五始义,允矣三阳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