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书筒·其一》
《竹书筒·其一》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截竹功何取,为筒妙可谈。

长犹不盈尺,青若出于蓝。

浮薄瓤皆去,嵚崟节独堪。

谁言但空洞,自是贵包含。

虚受殊招损,多藏不类贪。

巾箱经谩五,谤牍箧空三。

泪有湘妃洒,书疑禹穴探。

质曾冒霜雪,价本擅东南。

陨箨遗轻粉,移根破冻岚。

龙音终不死,凤实尚馀甘。

仆陋我为贵,彫锼彼合惭。

居常置几桉,出或系騑骖。

唱和友朋倦,提携童仆谙。

纯姿斥丹漆,美干敌楩楠。

其直如周道,虚心学老聃。

吾徒正得用,诗笔战方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制的书筒,其形制精巧,虽小却能容纳珍贵之物。诗人通过对书筒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其对文墨、知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截竹功何取,为筒妙可谈。”开篇即点明主题,竹子被裁剪后制成的书筒,其工艺之精妙值得赞叹。接着,“长犹不盈尺,青若出于蓝。”书筒虽小,却能蕴含丰富的内容,如同竹子的颜色更胜过蓝,而非一般。

“浮薄瓤皆去,嵚崟节独堪。”诗中还表现了对自然材料的挑选与工艺处理的高度评价,只有坚实的部分被保留下来。紧接着,“谁言但空洞,自是贵包含。”强调书筒虽为空,但其所承载的价值非同小可。

“虚受殊招损,多藏不类贪。”表达了书筒虽然轻巧,却能储存大量珍贵物品,不像一般贪婪之物。下文,“巾箱经谩五,谤牍箧空三。”则描绘了诗人对文字与文化的尊崇,将其与日常使用的容器相提并论。

“泪有湘妃洒,书疑禹穴探。”通过历史典故增添诗意深度,暗示诗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随后,“质曾冒霜雪,价本擅东南。”则强调了书筒中的文字价值,不仅抵御寒冷,更能代表某种文化地位。

“陨箨遗轻粉,移根破冻岚。”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象,以此比喻书筒所承载的知识与情感。紧接着,“龙音终不死,凤实尚馀甘。”通过神话生物来形容文字之美好,即便是最艰难的情境也能保持其价值。

“仆陋我为贵,彫锼彼合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他人的批评的谦逊态度。随后,“居常置几桉,出或系騑骖。”则展示了书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唱和友朋倦,提携童仆谙。”诗中还表现了对朋友间文化交流的向往,以及与年轻仆从共度时光的情景。最后,“纯姿斥丹漆,美干敌楩楠。”通过对颜色与质感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书筒的艺术价值。

“其直如周道,虚心学老聃。”诗人将自己的文学追求比喻为正直之道,并表示愿意以谦逊的心态向古代圣贤学习。最终,“吾徒正得用,诗笔战方酣。”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在文坛上的自信与斗志。

整首诗通过对竹书筒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知识保存和个人文学追求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和钝庵雪颂

试看而今是甚时,文殊无地得游嬉。

衲僧眼目难瞒处,把定乾坤未许伊。

(0)

和灵空见赠·其一

跨海铁牛真有力,依山土豹敢言威。

春风二月江南路,相别相逢眼似眉。

(0)

别一老还乡

远去羌峰最上层,齐开八目带力行。

更深谁向傍边立,树上安身两弟兄。

(0)

仇氏园

修竹青冥山翠合,圆荷枯倒水禽飞。

造门休问林塘主,暂借閒窗负暖晖。

(0)

坐听啼鸟如春禽响信笔书

闽山冬候暖,寒鸟似春禽。

一听间关语,偏伤羁寓心。

雨沾陈叶尽,云压暮山深。

坐久疏钟歇,馀声过远林。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二十五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證,三宝于是现世间。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