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氏小园·其一》
《李氏小园·其一》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古风

小园十亩宽,落落数间屋。

春草无秽滋,寒花有余馥。

闭户养老母,拮据市粱肉。

大儿执鸾刀,缕缕切红玉。

次儿拾柴薪,细火煨陆续。

烟飘豆架青,香透疏篱竹。

贫家滋味薄,得此当鼎餗。

弟兄何所餐,宵来母剩粥。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燮的《李氏小园(其一)》描绘了一幅简朴而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诗中通过“小园十亩宽,落落数间屋”展现了小园的规模和房屋的疏朗,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气息。接着,“春草无秽滋,寒花有余馥”两句,赞美了春天的生机与花香,暗示了园子的清新自然。

诗中主人公虽然生活拮据,但孝顺之情溢于言表:“闭户养老母,拮据市粱肉。”他省吃俭用只为让母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孩子们也各司其职:“大儿执鸾刀,缕缕切红玉”,大儿负责烹饪,“次儿拾柴薪,细火煨陆续”,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助与分工。

“烟飘豆架青,香透疏篱竹”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烟火气,而“贫家滋味薄,得此当鼎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即使贫穷,也能从中感受到幸福。最后以“弟兄何所餐,宵来母剩粥”收尾,揭示了家庭和睦,兄弟们共享母亲剩下的粥,体现了亲情的深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贫家庭的日常,流露出诗人对亲情和朴素生活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送杨从事从军

南风薰燕麦,送子怅如何。

迢递戎车役,凄凉横笛歌。

天笼平野迥,山绕古关多。

莫笑书生怯,能当曳落河。

(0)

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

非关远出负幽期,自是江边枉棹迟。

谁道空回君恨切,未应如我到家时。

(0)

晚晴远眺

楚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秋树江山人别后,夕阳楼阁雨晴时。

(0)

闰三月有感二首·其一

非关骑马踏尘埃,病眼昏昏自懒开。

江上酒徒应共笑,经春不作看花来。

(0)

剡原九曲九首·其七

清晖泛悠悠,东与班溪合。

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

久行愁寂寞,忽有人烟杂。

我欲发棹讴,渔郎肯相答。

(0)

剡原九曲九首·其四

密筱覆埼岸,石穴黝而深。

居人负薪归,驻听风水音。

回看莲花峰,霭霭生夕阴。

不有僧钟来,高路谁能寻。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